方声洞《起义前别父书》原文及鉴赏

方声洞《起义前别父书》

父亲大人膝下:

跪禀者: 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①,未曾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

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迄于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政府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 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②,炫惑内外之视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③,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 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 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能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④,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 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兄及诸孙在⑤,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

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⑥,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轻儿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⑦,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为国报仇也。临书不尽企祷之至⑧。敬请万福金安

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城

家中诸大人⑨,及诸兄弟姊妹、诸嫂、诸侄儿女、诸亲戚统此告别。

【鉴赏】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下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邪恶势力,其间无数爱国志士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用热血与青春谱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1911年3月29日的广州起义便是其中最英勇壮烈的一次武装斗争。方声洞烈士这封信是他在起义前夜写给父亲的诀别书,在信中,作者以挽救国家危亡之大义劝慰父亲,充分表现出他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作者先分析时政,阐述救国救亡的道理,表明自己 “就死之原因”。清政府二百余年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对内强征暴敛,残酷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运动,对外则屈膝退让,以出卖国土与主权维持其岌岌可危的政权,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所以保卫国土,使中华民族走上富强振兴之路,关键在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当此危难之际,任何一个爱国爱民的热血男儿都应奋起抗争,将民族危亡置于个人幸福之上。这里,作者满怀革命豪情地指出: “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民众的新生,将有限的人生置于人类解放的永恒事业之中,作者宽广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

接着,作者从国与家相依相存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表明自己从事的正义事业于国于家都是必要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一曲千古绝唱早已道出家与国互为表里,息息相关的联系,只有国家独立强盛,才有个人家庭的安宁和美,“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在作者看来,国是家的外延,家是国的内核,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盛; 爱国、为国家危难献身,也就是护家,尽儿女的责任。这里作者将对父母、亲人的拳拳眷爱与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的爱国激情合二为一,表达了一个革命志士无比深沉博大的感情。燕雀无法理解鸿鹄之志,革命者的感情也决不等同于普通的家庭亲情,它更丰富、更深厚和更伟大。一纸家书,展现了作者无比美好崇高的心灵。

最后,作者以沉郁深情的笔调论及家人家事,再次表现了他对亲人们的思念与牵挂。

这封家书情深意切、感人肺腑,作者由救国大义着笔,以家庭亲情收尾,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祖国的一腔忠诚热爱,对家人的一派怀念眷顾,使一个英勇无畏,感情深沉真挚的爱国志士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