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五角银币》原文及赏析

母亲习惯地又从月初作为零花用的二元钱里,拿出了一枚五角的银币,装进芳子的钱包里。

那时候这样的银币已经不多了。这个看起来很轻,其实却有点分量的银币,一装进小红皮包里,芳子觉得挺满意,然而她舍不得花,总是把它一直保留到月末。

和同事们一块看看电影、到吃茶店喝杯茶之类的消遣活动,她并不反对,但她一次也没去过。正是因为一次也没去过,所以她也始终不想去。

她除了每周从公司下班以后,到饮食店花上一角钱,买一个带点咸味儿的、她喜欢吃的面包以外,就没有花过别的钱。

有一次,她在三越文具部看见了一种六角形的、雕刻着狗的玻璃镇纸。她看那条狗刻得好极了,不由得把它拿起来。镇纸又重又凉,给人以快感。平时喜爱雕刻品的芳子被它吸引住了。她把它放在手掌上贪婪地看了好半天,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原处了。货柜的标价是四角钱。

第二天她又来了,照旧看了它一大阵。第三天又来了,还是那样地看。她这样看了一星期左右,终于拿定主意,心里怦怦地跳着说:

“我买这个。”

回到家后,妈妈、姐姐笑着说:

“这个象个玩具吗?”她们把镇纸放在手里仔细摆弄一阵,才纷纷夸奖起来。

“做得可真不错啊!”

“够精致的!”

说完她们又将镇纸对着电灯看了看。

玻璃面的研磨与精细的雕刻非常协调,六角形切得也极尽其巧。它成了芳子心爱的艺术品。

费了七八天时间,把它买到了手,不管别人说什么,妈妈、姐姐认为不错就行了。

买四角钱的东西就犹豫了这么多天,人们也许笑她大可不必如此。但是,非如此芳子是不肯买的。她从未稀里糊涂地一时高兴就把东西买下,以后再后悔。十七岁的芳子,也并不是买什么东西都得琢磨十天半月。她只是觉得钱来之不易,不能随便花。

过了三年左右,一提起这个镇纸,大家都笑起来。妈妈说:“那时节可真好!”

芳子的每一件东西,都有这样使人欢悦的插曲。

说是从商店楼上一层一层地下来买东西方便些,所以顾客常常径直乘电梯先上五楼。星期天,芳子也跟着妈妈到三越百货商店来买东西。

要买的东西都买到手了。到了一楼,妈妈照例又要去地下室看看便宜货。

“妈妈,那么挤,别去了。”芳子说的话,妈妈好象没有听见,她自顾往前走。

“这里的货大概都没啥用场,妈妈还非要去。”芳子虽然这样想着,还是跟着妈妈去了。这里的冷气设备很好,一点儿也不觉得闷热。

妈妈买了一本二角五分钱的信纸,回头看了看芳子,娘俩都笑了。这是因为妈妈最近老用她的信纸写信,这回买了一本,意思是说:

“你该放心了吧?”

卖厨房用具的,卖贴身内衣的,越是人多的地方,妈妈越想去看。她又没有力量挤进去,只好翘起脚,或者是从人缝里往里瞧。结果,什么东西也没买,挺不痛快地转身往回走。走到门口时,她从那伞堆里拾起一把伞说:

“哎呀,才九角五分钱?太……”她又翻了翻其余的伞,标价都一样。妈妈惊奇地说:

“太便宜了。芳子,你看咋这么便宜呢?”妈妈高兴起来了,方才的不愉快也都烟消云散了。

“可真的。”芳子也拿起一把看了看说。 妈妈打开了那把伞说:

“就是伞柄也值这个价钱,伞面还是人造丝的,多好!”

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贱卖呢?芳子又一想,这东西不一定好,是商店又在倾销积压品。妈妈翻过来、翻过去地寻找和她年龄相称的。过一会儿,芳子说:

“妈妈,咱家有伞吧?”

“可是……”妈妈看了看芳子。

“能用十年或十五年。东西用得越旧越有感情。这样的伞就是送给谁也好。”

“是的,送给谁都行。”

“送给谁,谁都会高兴的。”

芳子笑了。妈妈要送给谁呢? 身边好象没有那样的人。若是有的话妈妈也就不说了。

“芳子,你看看这把怎么样?”

“是啊!”

芳子含糊其词地说着,就凑到妈妈跟前去了。看着妈妈挑伞。

穿着人造丝衣服的女人都在挑选。

芳子看着妈妈光挑不买,不耐烦地说:

“快买吧,哪一柄都可以。”

“芳子,要不别买了。”

“为什么?”

妈妈面带笑容地手扶着芳子的肩膀离开了那里。芳子倒觉得有点可惜,走了几步也就不在意了。她紧紧地握着扶在她肩上的妈妈的手,娘俩肩并肩地走出去了。

这是七年前,一九三九年的事。

用旧白铁做房盖的小屋漏了雨,芳子想起了若是买下那把伞就好了。她想笑着对妈妈说:

“妈妈,现在买就得一二百元钱了。”然而,她不能对妈妈说了,妈妈在神田烧死了。

就是买了那把伞也一同烧掉了。

那个玻璃镇纸还幸存。大火在横滨婆婆家烧起,忙着往袋里装东西的时候,也把那个镇纸装进去了。现在只有这件东西是娘家留下来的唯一纪念。

傍晚,胡同里一群姑娘不知耻地说: 一夜能赚一千多元。芳子象她们那样年龄时,买一个四角钱的镇纸还考虑了七八天。现在她正在出神地看着那条刻得可爱的狗,忽然想到这一带烧得连一条狗也没有了。多么可怕。

(刘树纲 译)

选自《外国小说》1984年3期

【赏析】 

川端康成不仅在日本,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享有盛名的作家。1899年他生于大阪,很小便失去亲人,生活贫困,漂泊无着,思想苦闷,性格忧郁。他从小便广泛涉猎日本及西方作家的名作,初中时代开始练习写作,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21年他以《招魂节一景》受到著名作家菊池宽的赏识和文坛的注目。1926年发表了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以及处女创作集《感情的装饰》,从而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他曾和一些青年作家发起过新感觉派运动,同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相对抗,后又倾向于新心理主义,力图探索一条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同日本古典传统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1968年,他以《雪国》、《古都》和《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晚年由于思想上更加空虚、苦闷,创作能力衰竭,终于1972年以煤气自杀。翌年,日本面向短篇小说创作设立了川端康成文学奖。

《五角银币》写于日本战败以后。其时川端康成曾表示:“战败后的我,回到了日本自古以来的悲伤中。我不相信战后的世态和风俗,不相信现实的东西”(《哀愁》),“深深陷入于凄凉与寂寞之中”(全集第一卷后记)。这一方面流露出川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对日本战败的哀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战后失去独立的悲伤,对美军半占领制度下各种事态的愤懑。《五角银币》正与作者这种复杂的情绪相一致,反映了战时日本人民的贫困和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破败, 既表达了作者对半占领下日本少女堕落的忧愤,也映射出他在战后凄凉和寂寞的心境,流露出对战败前的生活虽然拮据但尚觉安乐的眷恋。

小说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芳子和她妈妈的形象。她们由于生活贫困,共同养成了节俭的品行,过日子精打细算,花一角钱都有点优柔寡断,要再三再四地掂掂分量,有着一些相似的性格特征。但是同中有异,她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芳子精细,聪慧,崇尚美,而妈妈则贪图便宜,讲究实用,带有几分俗气。所有这些,作者并未明说,而是通过芳子费了七八天时间才买下一块玻璃镇纸、妈妈选了好半天便宜伞却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没有买这两件事的对照描写,一一真切地显示出来。对那镇纸和伞,小说中的人物是那样钟情,仿佛作者已向它们赋予了人物的生命,蕴含进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趣。它们已不象一般小说中写到的器具,而具有了人物的灵性。正因为如此,芳子一看到镇纸,就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代,一想到伞,便勾起了对母亲的回忆;读者也仿佛可以透过玻璃镇纸看到清秀文静的芳子,而从伞中能幻化出妈妈那带着点粗俗和唠叨的音容,尽管小说只字未写她们的外貌。

《五角银币》的情节结构,不象一般小说那样有一个从产生、发展、高潮到终结的过程。看似信笔写来,实则别具匠心。全文的思路本是芳子因屋漏而想到伞,因伞而想到母亲,因母亲而想到烧死母亲的大火,因大火而想到幸存下来的玻璃镇纸,因玻璃镇纸而想到自己的少女时代,因自己的少女时代而想到今天傍晚胡同里一群姑娘不知耻的话语。如此写来,亦能成文,却易零乱跳跃,详略失措。现在由远及近,先将买镇纸和买伞的故事详写在前,再略以今日芳子触景生情的思绪、由此及彼的联想绾结在后,则不板不散,详略得当; 母女之间的映衬更为分明,战败前后的人物心情、社会状况的对比更为强烈。前后故事间似终结又非终结,作品转折处形虽断而神相继,通篇情脉相通,气氛和谐,既有意识流的活泼灵动,又具日本和歌形式的韵味,实乃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手法与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这两股泉水浇灌出来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