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塞《中国的诗》原文及赏析·〔德国〕

《〔德国〕赫塞·中国的诗》

 

月光透过白云的空隙,

把根根竹梢辉映,

波光粼粼的水面,

印着古桥的清晰倒影。

 

景致幽雅,愉悦人心,

夜色苍茫,万物一新;

景如梦, 笔传神,

莫道明月不等人。

 

桑树下醉倚着诗翁,

他把盏挥笔,狂书不羁,

描绘着醉人的夜色。

舞动的倩影和月光的蜜意。

 

月如银,云似水,

在诗翁的眼前浮动,

在诗翁的笔下复出;

这稍纵即逝的诗情画意,

被赋予了柔情,

被赋予了灵魂和生命。

 

这诗情画意,

千古流传以至永恒。

(赵赵平 译)

以诗的形式、 以自己的语言言他国之诗,这不仅在中国, 在外国也一样罕见。而在这少见的诗中,赫塞的这首以德语写成的、 以抒情笔调展现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诗,更属绝无仅有。作者不曾正面论及中国诗怎样,但他却把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突出特征,那就是它的抒情性和意境的塑造。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没有对中国、中国诗的全面了解,不可能了解其精髓。赫塞曾为了“寻求东方的智慧”,游历过印度, 并对中国的古典哲学如老庄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并对中国古典诗也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赫塞正是带着他对中国、中国诗的颇有造诣的研究,在诗中抒发了他的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他套用中国古典诗以塑造意境为旨归的手法,也塑造了景致幽雅,“月如银,云似水”这样一个富于梦幻的境界,抓住了中国古典诗惯常用的一个意象“月”字,托出古典诗的那种“幽雅”,“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中国诗富于阴柔美的特征。

诗人道出中国诗以塑造意境、富于阴柔美为特色,却不是正面道出。他采用了具有这些特色的意象来侧面说明。月照竹梢,古桥倒影,波光粼粼,苍茫的夜色这种梦幻般的景色。 “醉人的夜色”、 “舞动的倩影”、 “月光的蜜意”、 “月如银,云似水”,正是这一系列富于阴柔美的意象的采用,幽雅、恬静、闲适的意境自然而出,就是不熟悉中国诗的读者读后,也会感觉好生优美,好生喜欢。

诗人在这幽静的月光下, 还着力塑造了一位狂放的中国古典诗人形象。 “他把盏挥笔,狂书不羁”,显得富于才气和灵气,使整个意境在静中显动,不论从这位古典诗人斜倚桑树的醉态,还是他笔下优美的诗情, 都显示出中国古典诗人富于浪漫抒情的情趣。他的诗更有一种似乎是醉后呓语的浓烈抒情味。诗人赫塞正是以他这种特有的诗艺侧面透出了中国古典诗的抒情性特征。

全诗意象优美,景色怡人,其本身就象一首意境幽雅的中国古典诗歌,这不能不说是诗人高超的诗艺和深邃的研究所致。

(胡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