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辛多夫《快乐的旅人》原文及赏析·〔德国〕

《〔德国〕艾辛多夫·快乐的旅人》

 

上帝对谁表示真正的宠爱,

他就遣他漫游广阔的世界;

他将到处给他显示奇迹,

无论是山林、河流和田野。

 

躺在家中的懒惰的人,

没有享受晨曦的福分,

他们只知道养育子女,

担心、受累、糊口谋生。

 

小溪从山里奔腾跃出,

云雀在高空鸣叫,快乐洋洋,

我为什么不拉起嗓子,

放宽胸怀,和它们一同歌唱?

 

世间的一切我都委托给上帝;

小溪、云雀、森林、田野、

大地、天空都会受他掌管,

我的一生也已由他妥为安排。

(钱春绮 译)

本诗是艾辛多夫的杰出小说《一个废物的生涯》中的一篇插曲。这部小说写一个农家少年经历了一些近似荒唐的冒险,最后化险为夷,得到意外的幸运的结局。他笔下的“废物”是指不愿附和现实生活秩序的流浪者和那些为争取人的尊严而斗争的人们,含意深刻。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艾辛多夫深受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浪漫美学的影响。浪漫美学的一大主题就是追求人与整个大自然的神秘的契合交感,反对技术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抗。 《快乐的旅人》一开始就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这一思想:“上帝对谁表示真正的宠爱,他就遣他漫游广阔的世界。”在这里,诗人把人与自然的亲近看作人类生活的最理想的境界。这显然是以他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依托的。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十九世纪初叶,它却是一种极具典型性的思想潮流。接下来,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 山间的小溪、鸣叫着的云雀以及森林、田野等等。大自然如此动人的心扉,我们为什么不放开嗓子歌唱?为什么不应该鄙弃那些“躺在家中的懒惰的人”?这一切,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投身于大自然怀抱时的亲切欢悦之情,从侧面表现了对城市文明的厌恶。它给人们带来的思索是:我们应该用有限的个体生命去把握时间的永恒的美的瞬间。

和德国其它一些浪漫主义诗作所常有的那种神秘阴暗的情绪相反,艾辛多夫诗的基调大多乐观健康。在本诗中,诗人没有用阴郁的笔调去诅咒灰暗的城市生活,而是通过自己同自然亲密无间的感情的抒发,表现自己的美学追求的,所以整首诗语言明快,清新流畅,节奏感极强,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读起来亲切感人。

(傅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