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宏村作文2000字

 “徽”字,人在左,山在上,水流于下,文旁于右。村落是徽州人魂魄所系的文化博物馆,百年的砖瓦楼阁风雅依旧,散发着被时光浸润过的温暖与暗香,人们分明还在这百年的山水建筑中生动游走;而那一泓清水所承载的,则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宏村恰是徽州古城留给世人最浪漫唯美的印记。

漫步在清晨的宏村时不需要想太多。这里的景色并不像黄山那样壮丽,游览时也不会像走徽杭古道那样斗志激昂;它更像一位很少有客人光顾的老者,静静地端坐着,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满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它独有的宁静之美。绿水萦绕白墙,红花洒落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的阳光下低声吟唱。站在堤岸边看去,硕大的湖面似一块一尘不染的明镜。湖对岸白墙黑瓦低矮的老屋错落有致地挨在一起,远看仿佛是连排地凭空悬浮于湖水之上,与自己的倒影互相重合。天上没有云彩,淡淡的蓝,没有一丝皱褶地印在镜中——似墨写意,只要是见过此景的人,必都会不由得赞叹,真不愧为“中国画里乡”。

导游边走边给我们讲,整个村落为“牛”形布局,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桥为牛腿、村中水渠为牛肠,而眼前凿深数丈的南湖就属牛肚——可谓是不识青牛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导游又指指不远处连通湖两岸窄窄的石堤,路中一座白桥拱身服于水面,桥洞与水中倒影形成完美的椭圆形。这风水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南湖好似一把弓,架着一只蓄势待发的箭保卫着村落——那桥便是了。桥名为“画桥”,是《卧虎藏龙》的取景地,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德高望重的老桥在这碧水之上已经站了几百年。这引而不发的箭羽并不需要太多雕花装饰,桥身的白石经过风雨的吹打渗出的斑驳是它源自历史的颜色,那就足矣让人折服了。从古至今,画桥渡了多少人马从这岸到那岸,我们如今也将通过它,去往那个淳朴的村落——那桥那山那水,那是属于这里的,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渡过画桥,真正的宏村就在眼前了。印象中的宏村除了宽阔的院落以外就是窄窄的巷子。穿梭在窄巷中,抬头望,是一线夹与黑瓦之间的浅蓝;低头看,则是粗糙的石板路和一绢细流——长达400米的水钏把清澈的溪水引入宏村的每家每户,与牛胃贯通,此谓“牛肠”,构建了一张巨大而方便的水网。漫步于“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中国画中,不禁遥想,这在没有自来水的古代是多么有创意的发明。

逆水进村,我们逐一参观了南湖书院、承志堂、德义堂等等,由衷被这里的文化气息所感染。由于明清时期,朝廷不允许民居用色彩来装扮斗拱,所以惠州古民居从外表上

粗看都是青瓦白墙,但细看便会发现不管是屋檐、门栏还是室内的柱子,都附有细腻精美的雕刻,图案不仅各式各样,还各包含着不同的寓意。此外,徽州人对室内陈设也颇有讲究,哪里是内院哪里是外院、走侧门还是走正门,小姐的房间和丫鬟的房间、牌室和书房……听着导游滔滔不绝地讲有点头晕了,甚至有点觉得大户人家怎么都被这么多礼仪束缚着。可换一种角度,更多的是敬佩他们,这些礼仪也并非强套的,更多则是约定俗成。他们渴望知识,重视文化,即使在文革大量文物受到破坏时,也仍旧想方设法保护属于他们精神的财产,尽管我们失去了许多,但有这些人的存在,我们今天仍然有幸能看到这些文化珍宝。环顾屋内,无论是高悬的匾额还是条案上的摆设,无不透露出长年在外奔波的徽商们祈望平安宁静的心态。走进这些深宅大院,便不难想象这街道曾经的繁华。

游览完宅院后已是晌午。一个人拿起铅笔和画本游荡于大街小巷,开始寻找中意描绘的景色。迷路也无妨,在这里迷路也是一种享受吧,我想。小路边,他们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或是抽着水烟,或是随便交谈着。他们铺前的糕点还在冒着热气,那些黄黄紫紫的蒸熬馅饼估计是这个季节村里最鲜艳的色彩。放眼望去,点点红色点缀在青瓦墙檐下,沿着小路消失在拐角;挂在墙边的腊肉鱼干更洋溢着简朴却真实温暖的年味。也许游人会将它看成一道别致的风景,但在当地人眼里更是他们珍视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法用金钱衡量。

从木门逢中窥视院坝里午休的大黄狗;停下脚步倾听水流撞击石板的叮咚;观看鸭子们在枯树下的列队仪式……看似很普通的事情在这个看似别致的下午都显得有趣起来。阳光很暖,在太阳下呆久了还会觉得热。就这么一个人走着,享受着这份清静和温暖。此时不需要用华丽的语言来描写或是说那些词语都无法匹配它朴实的美。

我们中午通过午餐后就离开了。站在河这岸望向那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心里油然升起不舍之情。之后去的几个景点,不论是牌坊群还是鲍家花园,总觉得能看到和宏村相似的地方。冬日的水乡没有了绿树红花的映衬,似乎让人觉得有些萧瑟清冷,但回忆起来,想到的却是它带给人不一样的平静。那些带有历史气息的文化、那些让人感动的景色,曾经令人珍视,今天同样是我们应当保护的东西。


相关评论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