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明,共度清明时节

【第1篇】

清明节祭逝人,鲜花放于墓碑旁,世人们泪两行,悲情倾诉,这一天弥漫着今昔交错。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为答谢介子推救命之恩,三翻五次差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就是不去领赏,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谁料,戒子推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让御林军搜山也未曾找到介子推,就用放火烧山的办法,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晋文公想: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介子推留有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留下做鬼中不见,强势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攻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近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今天《传承中华文明 共度清明时节》源远流传,是中华人民的感恩精神,永远思念逝人的一种方式,现在是21世纪,科学技术在飞跃前进,空气污染严重,需要环保低碳生活。

绿色殡葬“骨灰撒海和海上共祭”逝者永远自由自在的漂流着,游遍大江南北欢快的穿越着......

“生态植物葬”这种新型的方式让逝者回归自然,兼具纪念意义和生态价值。

我领略到现代文明祭扫“现代的墓位二维码,手机能“扫”墓。

公墓开辟区,为墓位设置了专属二维码,家属只用手机扫描,就能连通互联网上的祭奠平台,了解当前墓碑、墓区的情况,网上祭扫、留言、“天堂短信”平台、发送的短信能在墓区的360°LED屏幕上显示,向逝去的亲人献上祝福。

我们是新一代炎黄子孙,清明节祭逝人,既要环保,又不挤占网络,还要对逝人深深怀念,又能释放出内心的忧伤,我个人想法:是用一个笔记本,每年写一篇祭逝人的祝福语,家族逝去的亲人们,今天是“清明节”站在阳台上对着天朗读:您的子孙年纪尚小,希望你们在天堂安好,现在空气污染指数超标,人类需要环保,我只有对上天祈祷,让天神保佑你们一切安好,你们在那个极乐世界,潇洒的过吧!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话,一百年后我去聆听......

【第2篇】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写的正是4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扫墓是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也是表孝心的一种行为。

我国传统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蜡烛、香、鞭炮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点上香和蜡烛,再将纸钱焚化,燃放鞭炮,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然而,这些传统扫墓仪式一定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我们不应提倡。

在今天,我们提倡文明扫墓,现在在墓园中所看到的一切和以往都不一样,墓园人来人往,但他们都是手持鲜花,双手将鲜花摆放在墓地前,然后深深的鞠上四个躬,有的还是在义卖鲜花,既可以做善事,又可以表善心,但我看见有个别的老人还是在烧香烛,纸祭品,我真希望他们能够早点走出封建迷信,响应文明扫墓,用环保的扫墓方式来思念亲人。只要用心就足够啦!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倡导新风,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城镇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奇羽

清明节,一个传承了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正是这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每到清明节扫墓时,每家每户便拿出各种食品,摆在祖先的墓前,买来纸钱和元宝,在祖先墓前或路边给祖先烧。那次,我和奶奶去烧纸时,奶奶拿出一点纸钱,撒在路边来烧,那时我才四岁,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告诉我,这是给路边的孤魂野鬼烧的。奶奶还放了挂鞭炮,便拉着我回家了。

那天回到家,奶奶就给我讲起了清明节的规矩。什么不能吃熟食,要荡秋千,做运动,要烧纸放炮之类的,当时我只当听听完了。

“其实,买点东西买瓶酒,再带上花孝敬一下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规矩。”爸爸对我说。爸爸还说现在烧纸太不低碳了,不环保,还说了因为烧纸一栋大楼着火的事实。唉!

【第3篇】

清明节,一个传承了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正是这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每到清明节扫墓时,每家每户便拿出各种食品,摆在祖先的墓前,买来纸钱和元宝,在祖先墓前或路边给祖先烧。那次,我和奶奶去烧纸时,奶奶拿出一点纸钱,撒在路边来烧,那时我才四岁,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告诉我,这是给路边的孤魂野鬼烧的。奶奶还放了挂鞭炮,便拉着我回家了。

那天回到家,奶奶就给我讲起了清明节的规矩。什么不能吃熟食,要荡秋千,做运动,要烧纸放炮之类的,当时我只当听听完了。

“其实,买点东西买瓶酒,再带上花孝敬一下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规矩。”爸爸对我说。爸爸还说现在烧纸太不低碳了,不环保,还说了因为烧纸一栋大楼着火的事实。唉!不过奶奶还是很守旧,叠了600多个元宝,一个个拿去烧,太不环保了。

现在科技发达了,环境污染也厉害了。清明节本是一个美好的佳节,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文明 共度清明时节!



相关评论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