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易安作文800字

秋夜,月如霜,那些星星点点的桂花,如同月亮的碎片,缀成满树满树的金黄。这时,我似乎又望见了一位依约婉柔的女子,向我走来,浅笑,又微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初读其小令,只觉意韵优美,小舟划开湖面的水痕,荡漾着轻轻的喜悦。但若再细细慢品思量,词中的意蕴又像是空气中浮动着的微感触,幼时读词的感觉,就是似乎明白,却又不太明白。这时,易安于我是陌生的。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读读这句,过去觉得有些稚嫩和肤浅,但现在想想,那时的李清照,可能年方及笄,正如现在的我,只是一个爱极了桂花的天真少女罢了,常常去倾听月下花落的轻声,试领悟桂子院中落,天香云外飘的韵味。易安的少女时代宛如秋日的长空,纯净而晴朗,想想当下,我不也正是当值少年吗?我们都像极了这怒放的桂花,深红浅黄,自有颜色,散发出浓郁而清凉的香,稍有一分年少张扬,略带少女心底的小小骄傲,都想把自己想象成为“花中第一流”,于是便有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的错觉,由此,我仿佛读懂了易安你的“梅应妒,菊应羞”。

李清照她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少女时代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结缡之后她是丈夫的倾心挚爱,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吧,那时候的她充满着率真与活力,宛若梅花般灿然而笑,那是我熟悉的李易安。但靖康二年,金兵破汴京后,祖国破碎,丈夫骤逝,她在颠沛流离中尝尽了孤独,她的词却更感人,洗尽铅华后,易安于我却陌生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双睫盈盈,“载不动,许多愁”的凉凉悲愁,以及同样是仲秋的“天与秋光,转转情伤”之落寂,似乎还能隐约望见易安词的婉约,但我更多读到的是“柔肠一寸愁千缕”的哀愁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情怀,我明白她苦涩流离的遭遇是一切的根源。但是我不能理解“只是无情绪”的生活,难道不能改变吗?相比乎此,我更欣赏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内心排解,亦或是辛弃疾那样尽力改变什么现状,而不是活在“离人心上秋”的凄苦中。

或许,终有一日,我能理解她用珠玑文字描出的心路历程,能走进易安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