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该被绑架

曾有人言,一切美德其出于内心,内心纯净而迸发出的美德让人倍感舒心。

前不久,八旬老人去省城看病,因为女大学生拒绝让座,得到另一男子谦让而对大学生说出其应该向别人学习。本来并非大事,可以让人的心里产生了疑惑,事情的对错谁也无法判断,似乎都有道理,可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道德被动地进行,身不由己,与绑架有何不同?

道德本该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这种行动都皆出自于本人的意愿,并非说一定要满足别人的愿望而使自己合法权利受到伤害而成为美德。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一切都是,以长者为先,以幼为先,这便被称为美德。这种美德固然是好的,也应该发扬,可并不是强加。古有孔融让梨之例,这源于他内心的一种美德,愿意将自己的所得分享于他人,被人称赞。而今,逼迫别人应该怎么做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该思考并非谁是谁非,而想想如今的道德观念会如何演变成如此,使人人惶恐。面对这种压力,我们并不该一味的低头作罢,而应该勇于面对,面对异化的道德,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使之道德重回心中,而不是该怀疑、猜测、漠不关心。

中国梦想秀展现了许多人希望圆梦,其中一位名为李娜的北京阳光女孩在患有癌症却依然坚强,却圆梦舞台的表现让观众感动,可是这些并非留住一个花季女孩的生命。对此,网友质疑,其目的只是想走红,想骗一笔钱财是于是人们有的抨击,有失望,有后悔,自己上当受骗,怀疑自己以后是否还应该帮助他人吗?这种理念已经萌发的种子,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这只会让社会道德风气下降。我们应该呼吁起来,重视我们内心,依然相信正能量,那些美好的,新艳的道德之花依然开放,而我们应该是用道德的源泉去滋润,去帮助他人,一颗愿意奉献的心,并且我们对此应该宣扬道德的本质,就如同姚贝娜她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在传递着美德,见证着道德之风越来越浓,道德之花其芬芳满溢。

让我们面对道德问题理智处理,让道德绑架从此消失。归还其本质,让正能量如同火炬般生生不息,让每个人都不为利多关爱他人和以感恩的心接受他人的帮助,让我们内心也芳香满溢。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