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友,无憾!

孤独,是这个时代的符号。胡适曾说过:"最伟大的人一定是最孤独的。"可偏偏他,是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静言思之,也许在当今这个表面看似平静的社会下其实深藏这暗波汹涌,人人都追求着独立,可统观大局却成了涣散与游离。为什么要享受孤独,我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玄德的话放至何时也令人感慨万分。情真意切,二人齐心协力终成蜀汉大业。好的朋友惺惺相惜间不知不觉引领我们走达彼岸。在克鲁泡特金的《自传》里我们看见了两个纯洁无暇的灵魂,多么令人神往!环顾四周,人潮涌动,又有谁能与你同欢笑共艰险呢?

一旦被孤独的黑暗笼罩,林间小道中只独身前进,思绪乱飞,情愫渐起,终点将多么遥不可及。青年海子本爱这珍贵的人间,享受早晨的花鹿踩在额头,田野的野花烧至心间,可苦于无人陪伴,最终只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初看伟大,再看却只留下一缕悲哀与感伤。转观苇岸,这位"大地诗人"与自然为友,推崇"二十世纪的梭罗"利奥波德的土地道德,这份陪伴在他心间,支撑他坚持着自己的自然事业。这也便是庄子所说的"化无形为有形"吧!由此可见,友并非一个真实的个体存在。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皆轻生重死,注重的是个人在压迫下奋起反抗点燃孤灯与之抗争,这也便成了如今的价值观。可这真的对吗?

其实不然 在同生与孤死中,选择前者的也同样伟大。试想,路上的旅途多一人陪伴是否更易成功。但陪伴也并不意味着依赖与推脱。朋友的价值在于你如何运用,运用得好则将双双取得抱负或许更添光彩,若运用得不好则将成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笑柄了。

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同行者的身影。而其价值也并非必须与你完全相同。就像鲁迅的悲观与胡适的积极和陈独秀的乐观,他们相辅相成,逆流而上,互相补充,达成共识,也便使这救亡图存的路走出了温情,也走得更稳,更快了些。

周辅成说过"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要看青年"责任重大的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何为孤独。其实孤独并不指孤身一人而是精神独立。而朋友的陪伴是你在探索路上的指路人。有了他,你可以走的正确,走的快乐。

故曰:"一生得一挚友同行,此生无憾!"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