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

曾几何时,语文在我眼中还是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样子,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平淡无奇的文字构成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也曾记得,那些华丽却能直抵灵魂的句子。在我看来,语文就是这样,具有华丽的灵魂,朴素的力量,正如苏东坡所说:“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开一页诗,追寻语文最美的素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天真烂漫的童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少女的纯真情怀;“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弹指间匆匆的一生…… 

品味一句词,领略语文的拳拳心语。是雨打芭蕉般的凄婉,还是林花谢了春红的悲伤,或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相见恨晚……每一个人,都能在语文中寻找到那个相同的背影,或悲或喜,或迷茫或凄凉。这便是语文朴素的力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经华美的修饰,却依旧触及人心。 

而语文最华丽的剪影依旧是那种直击灵魂的力量。 

我们读散文、小说,总能够找到一句最触动心灵的话。大部分的现代文学是浓妆艳抹的语文,她们拥有华丽的词藻、复杂的句式,却没有失去灵魂,她们是灵动的,不是空洞得只有华丽的外表,她们有她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思想。就像《名人传》中“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也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这句话,揭示了这本书的主题:与命运斗争。经过修饰的语文更具有触动人心的能力,能够直接准确地刺中心底深处。 

语文的力量不容小觑,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学习语文,学习简单的文字、华丽的词藻,我们愿意追随着语文的脚步欣赏烟雨江南、塞北风光;甘愿驻足于清幽的荷塘,或是伫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为那些逝去的先烈哀悼;愿意寻着历史的脚步感受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 

而现在,于我而言,语文已不是只有单独的朴素或是艳丽的一面,她还有很多面等待我们去发现。不论她有多少种形态,她永远“淡妆浓抹总相宜”!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