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读后感700字

【第1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当我真正打开这扇窗户,真正地阅读到了一些能够触动我心灵的文章的时候,却发现触动我心灵的并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我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在不久前,我重新阅读了一篇名为《匆匆》的文章。再一次的阅读回顾,使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感触。作者以几乎颓废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而这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这匆匆流逝的时光中,我做了些什么,又做成了些什么呢?

匆匆流逝的时光不会因为夕阳的美好而停留片刻,也不会因为我的抱怨而停下脚步,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离去,甚至不会被任何人察觉,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总觉得自己十分用功,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甚至可以说是二十四小时努力。可每当我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不懂得珍惜时间,规划时间,总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做不恰当的事,才导致了这样悲剧的结果。就像文章中所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时间对于每一个人的给予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懒惰或浪费而改变,所以我们便要更加的珍惜时间,把握住时间对于自己的那一份给予。不要等到艳阳高照才后悔没有珍惜满天繁星,不要等到两鬓斑白才后悔没有珍惜风华正茂,不要等到“老大徒伤悲”才后悔“少壮不努力。”

就像文章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在创作它的时候,虽然心中更多的是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与苦闷,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光明的前方,而是在经过思想的挣扎后,毅然选择了继续坚持寻找光明与希望,这篇文章反映的不只是朱自清先生一人的境遇,反映的更是当时那个社会中更多的知识青年在寻求光明的路上,留下的匆匆而过的身影。

所以我们也要像这群一直坚持着的知识青年一样,不因时间的匆匆而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相反,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用时间对于自己的给予来充实生活。我们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当然不能也赤裸裸地回去,我会在回去之前,为这个世界增添专属于我的色彩。

【第2篇】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读《匆匆》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在这本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匆匆》。读后我思绪万千,感触颇深。

露珠儿干了,又再晶莹夺目的时候;太阳落山了,又在从东方冉冉升起、焕发光彩的时候;天空被乌云遮住了,有重现光明的时候,的确,大雁南去,还有回来的时候;草儿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手中的日子呢,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样了。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今天,不就是短暂的24小时吗?我从明天开始认真工作;今天,不就是 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吗?我从明天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有些人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要把事情放到明天做,一切要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而今天之后都有无穷尽的明天与时间。那么,你的决心,你的理想,哪一天,那一时才能变为行动,变为现实呢?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的时间。”“在默默里计算着,五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长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也只能像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大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就像代表他的那本日历,撕了这一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却不知道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辛勤奋斗的汗水和学习工作的收获。那样,他们从呱呱坠地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和观望、等待之中度过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史上的回忆,也将伴和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泪水了。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能挤出。”珍惜时间的人,哪怕给他几分几秒,他也会过得很充实、满足;浪费时间的人,哪怕给他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光阴,他也只能在空虚无味中度过。

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不曾告诉别人停留的魔法,也不告诉别人如何加快步伐,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24小时主要看你如何掌握,怎样分配。玩耍的人们啊!快睁开你的双眼,时间正在你双眼微闭的缝隙间悄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