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月”作文600字

【第1篇】

我坐在阳台上,望着夜幕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不由地我想起了昨天举行的诗中的“月”飞花令的擂台赛。

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就正式拉开了帷幕。比赛分为三局,第一局是四人为一组的小组赛。我们组的陈星羽首先开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说完,她把背靠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之后轮了一回,又轮到陈星羽,“嗯…呃…”她开始犹豫不决,显得有些焦虑,最后和翁佳辉双双淘汰。接着我和林梓宸对阵,只觉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想说却说不出来,便也败下阵来。

接着是大组赛,就是每个小组获胜者再比赛。我们这组有三人获胜:郑羽菲、林梓宸、何雨桥。他们三人嘴战几回合后,何雨桥成为擂主。

最激动人心的是总决赛,在大组赛获胜的人纷纷上台。我们组的何雨桥像一个小姑娘似的,一手捏着衣角,缓缓上台。李晔就不同了,他十分淡定,昂首挺胸走上台去,好像最后冠军非他莫属。当何雨桥、李晔、李梓梵、林翔晨站定之后,班级沸腾了,台下欢呼声、笑声、加油声响成一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他们一个接一个,背得那么快,那么流利,滔滔不绝,不甘示弱!我们屏息凝神,盯着他们,周围寂静一片,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心跳声,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紧接着,李梓梵和林翔晨接连卡壳,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下了台。轮到李晔了,他的眉头锁得有些紧,抿着嘴,又张开,眼睛盯着后面的黑板,全神贯注地思索着。台下同学都替他捏一把汗,有人开始起哄倒计时:“三、二……”

在千钧一发之时,李晔淡定从容地接上一句武亦妹说过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顿时,全班的掌声铺天盖地地响起。可惜,李晔在下一轮卡了,被淘汰了。何雨桥在一阵又一阵欢呼声中走下台,赢得胜利。

这轮明月,仿佛又使我看到那沸腾的画面,又使我听到那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快乐重临于我的心头。‘

【第2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小时候妈妈经常教我吟诵的古诗。儿时的我还不知道诗人李白复杂的心情,只是单纯地理解他想家了。这些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像一首首歌谣,不知不觉之间,读着读着,我就会念会背了几首古诗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妈妈给我买来的唐诗三百首中,许多我都是看不懂,唯独这句诗我却深有体会。“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在这句诗中,我也好像找到了知音,与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就像诗中所描绘生活中的月亮,又大又圆,还散发着淡淡的银光,就像是一个用玉做成的大盘子呀! 但小时候的我更觉得这个散发着光芒的月亮,更像是我最爱吃的大饼,又香又脆,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往外冒。

渐渐地,渐渐地,我品读了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忍不住让我浮想联翩,一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早晨诗人早早地走出了家中,来到后院的豆田里,清理着荒秽的天地;晚上,他扛起了锄头,独自一人走在窄窄的小道,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只有一轮明月陪伴着他向前。每当读完这首诗,我的心情也会随之而然被诗中美妙、祥和的画面虽感染,心情变得宁静安然。

在读诗品诗过程中,我也认识了一位对月亮有着莫大喜爱的诗人---“诗仙”李白。尤其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小时候的我始终没有弄明白明明只有李白他一人,为什么他却说有三人呢?直到后来,我才读出了味道,读出了诗的意境,原来李白把明月当成了他的朋友,把自己的影子也当成是故友,再加上诗人自己不就成了三个人了吗? 李白这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也让我这个黄毛丫头大为惊叹呐!也使我对“婵娟”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两对照,不都把海外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我常常读着这些诗,也会被诗中忧伤的气氛所感染,为诗人们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

月亮,生活中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物,可在诗人的眼中,它是自己心中思念的故乡,能与他一同共饮的老友,是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在诗人的启迪下,我也随之而然爱上了月亮,爱上了写诗 。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