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读后感600字

读一本好书,获一生财富——读《牛虻 》有感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牛虻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名字,而我,是把牛虻作为一个理想中的英雄来看待的,甚至以为连他脸上那条长长的伤疤,都是为了衬托某种男性力度和美感而存在的。

爱尔兰作家艾丽﹒伏尼契笔下的牛虻是一个为意大利的自由而战的斗士,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远非完人,可以说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读小说《牛虻》,自始至终,我们都感受到牛虻那种忠贞不渝的追求,那种不可调和的仇恨以及那种感人肺腑的爱情。在作者伏尼契笔下,牛虻已经得到了永生,震撼我们的心弦,可歌可泣。这是因为牛虻具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

他是痛苦的,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他的痛苦,我们只知道,当他还被叫作亚瑟的时候曾经幼稚地走进神学院的小礼拜堂,以忏悔的心情在十字架前跪下来,期望自己能够在默默地背诵祷文中获得平静。青春的狂热、迷信乃至蒙昧遭受到现实的欺骗,在砸碎了往昔所虔敬的伪善的十字架之后,多愁善感的青年亚瑟选择了逃避。他伪装自杀,流亡到南美,希望把“亚瑟”这个令其悔恨、自卑的名字从旧世界的所有熟人的记忆抹去,以致当初的亲友在大理石碑座上为他刻下了令人信以为真的铭文:所有你的那些波涛和巨浪都已从我的头上消逝。

十几年过后,眉清目秀的亚瑟消失了,返回林涛阵阵的意大利山地时,他已经是一位绰号为“牛虻”的神秘男人,他以一种成熟的政治面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我永远忘不了牛虻被捕后在狱中写给琼玛的遗书:“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把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为了实现宏伟大业而奋斗。至于我,对于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从牛虻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面对死亡时的乐观心态以及他那超人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牛虻”已是遥远的话题。长久以来,我们以为只有那些劫富济贫或舍身救美得侠客才是英雄,我们习惯了把英雄想象的十分完美。面貌丑陋、神情咄咄逼人的流放者远不如侠客那么潇洒,但你贴近他的胸膛,能倾听到一个思想者的心灵所爆发的电闪雷鸣。英雄并不仅仅是一种形象、一种行为,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心灵发展史。

写给琼玛德遗书中没有签名,只写着他和琼玛小时候坐在草地上念过的一首小诗“不论我活着或者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牛虻”现在,能记得这句小诗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还记得它,因为它已成为构成我生命的“营养物质”。我很庆幸读到《牛虻》这本书,对于我,它还不只是一册英雄主义的课本,它还使我认识到“生命的痛苦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生命无法超越的痛苦,无论是在风中、在雨里,做一只快乐的牛虻是值得自豪的——哪怕只有最渺茫的光、最微弱的热”。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