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太白

谁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你。

你自五岁便开始读书写字。曾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豪言。可你偏偏不爱走那寻常路。渴望能以武功名震江湖。曾在你向韩朝的自荐信中见你写到:十五内剑,偏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可惜终究没成。你二十岁出头依旧没有放弃,依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二十五岁,你内心渴望做官,却又因身份原因无法主动追逐,你游览数景,留下了“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冷淡紫霞赏,果得锦囊术。”来描绘那峨眉山的高峻秀丽。又在江陵遇见马承桢后留下了“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一诗,并得到了马承桢的认可。后又曾望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提一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宝元年,42岁的你已布衣取卿相,一举成名,唐玄宗也十分赏识你的才华。可你却不想只做一个作诗供皇帝取乐的文学侍从。三年后,你终究敌不过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被赐金放还。只得装作那放荡的模样,大歌一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离开长安后,你与杜甫,高适会面。三人一路东下,后又在汴宋分道扬镳,你继续东下。留下了像“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样的美句。

天宝十年,你回深苑完婚。后又遇上了安史之乱。你顺江而下,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最终你留下一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有过三年,逝于当涂。

你一生几乎都在外漂泊,也曾在晚年留下一首悠悠长长的将进酒用来道那千万难诉的愁。只叹你豪情壮志,却不敌那官场黑暗。只恨你身在世俗,无法实现那潇潇洒洒的浪漫。

月光洒在放置烛台的小桌上。窗微斜,风便轻抚着脸庞了。桌上的酒壶被反复地举起,壶中的美酒,顺着壶口落入喉中。些许又从嘴角溢出,如小溪般向下滴落,那品着这美酒的你,已不知是否醉着,只低喃着云间那轮明月,诉说着些乡愁罢了。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