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华盖》故事梗概,《婚礼华盖》主要内容

《婚礼华盖》

〔犹太人〕阿格农

《婚礼华盖》是犹太人阿格农的作品,写于1922年。

阿格农,生于1888年,卒于1970年,原名撒母耳·约瑟·恰兹克斯,阿格农是作家用的笔名,后改成为自己的姓。

小说描写了一个无比虔诚的犹太教哈西德派教徒余德尔,家境一贫如洗,为了能够把3个女儿体面地嫁出,他离别了家人,与车夫努塔出游各地的犹太人村镇,寻求资助,捐集嫁资。全书分为两卷。

第1卷叙述主人公走乡串镇,化缘捐集,遇到了各样各色的人物,也经历了不同的事情,还听到各种的趣闻、传说、故事和各色的宗教、伦理的议论。他终于靠善良人们的帮助,筹集到一些金钱。他改变主意,打发走车夫,自己独坐客店,静心诵经。后由于媒人的走动,使一位富翁误认为贫穷的余德尔是另一个富有的余德尔,许下巨额聘礼,筹办婚事。

第2卷叙述主人公在归途,筹备嫁资办理女儿的婚事。不久被对方识破,险些使婚事告吹,这时奇迹出现,女儿意外地在山洞里发现了珠宝金银,使余德尔一家转危为安,成为富有者,完美地让女儿出嫁了。

小说以第一卷为主要内容。这部以穷教徒余德尔的奇妙故事为基本线索的小说,把主人公的经历作为框架和线索,并以此展现一幅多姿多彩的东欧犹太人的生活画卷。小说视野广阔,既有乡村,也有城镇;既有家庭,也有客店;既有富商,也有贫民;既有骗子、强盗,也有善良朴实的劳动者。它们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犹太人的平民世界,表现了犹太人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小说的人物与构架使读者联想到欧洲名著《堂吉诃德》,主人公余德尔近似堂吉诃德,作者也用幽默、戏谑的语言描述了余德尔,使他和堂吉诃德一样有几分喜剧色彩。但他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冒险行侠的义士,也没有堂吉诃德身上的深刻的矛盾与悲剧内涵;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犹太平民,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在任何时候,都坚信上帝,严守一个教徒的职责:虔诚、诵经和谦恭。当他为女儿出嫁筹集了一些财产之后,又立刻静坐客店,专心诵读经文,很快把募集来的钱几乎花掉,他并不悔恨。由于富商的误解,订下儿女的亲事,他要筹备巨金回报对方的巨额聘礼而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时,他并不气馁,相信上帝是公正的,好人会得好报;在富商识破他的穷相,使他落入窘境时,他也并不慌乱,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他之所以坚定、乐观、顽强,不是依靠英雄般的大智大勇和超人的体魄,而是依靠始终如一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上帝的信仰与真诚。

因此,他能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引诱而不图虚荣、不慕金钱和物质,甘于清贫与寂寞,尽到一个教徒的职责。在余德尔身上,确是体现了犹太人的精神和性格,他不是喜剧人物,也不是悲剧人物,而是作家运用喜剧形式描绘的正面人物。

《婚礼华盖》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随着主人公的游历,接触了各色各样的人物与生活的同时,也编织了众多的长短不一的故事。它们既有神秘的传奇,也有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既有古代的传说,也有现实生活的事件,是书中人物用来沟通思想感情、发表议论的手段。它们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故事群体。这些故事一方面从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等等扩展了作品的容量,以突出作品“平民史诗”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与变化的手段。而最为重要的是故事体现了自《旧约全书》以来所表现的犹太人重具象和直觉的审美传统。犹太人发表议论、表述抽象的理念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予以阐解。

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贝娄说,对犹太人来说,“缺少故事生活是不可思议的”。小说最后的神秘、传奇色彩的结局——山洞宝藏的发现,使余德尔一家转危为安,从而顺利地把女儿嫁出。奇迹的出现就是上帝的显灵,是上帝对善良、虔诚的教民的爱护与帮助。这种笔法只能在无限信仰上帝的犹太民族文学中才能找到,是希伯来文学传统的表述方式。它也是小说的突出特点。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