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鸡》原文+鉴赏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

【鉴赏】

这首五绝,作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作者时年六十。它是诗人多年深刻体验社会人生的艺术结晶。由于内容特出新意,虽是咏物,实含丰富的现实意义。

前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鸡主人的养鸡法:“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鸡主人“养鸡”的目的是饱口腹,他采取敞放法,“纵鸡”寻“食”,待“肥乃烹”,很是注重效益。二句对主人节省消耗的养鸡法作了艺术概括,这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后两句是作者发的议论:“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诗人指出:鸡主人为“计自佳”,但此“计”“不可使鸡知”道,否则它会采取对策加以抵制。

过去咏叹鸡的作品,往往注意到它报晓的本能。《诗经》早就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形容,人们一向把它看做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的象征,这不仅孕育了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名句,还给崔道融、司马光用“鸡”命题的名作以艺术启示。他们或期待“月黑风雨夜”的“近晓”“啼”“声”,或太息“满室高眠”无人闻声起舞,都是作者感时忧国怀抱的艺术抒发。

此诗却别出心裁,由鸡主人的养鸡法引出议论。《楚辞·卜居》早有“鸡鹜争食”的描述,杜甫《缚鸡行》又写了“鸡被缚急相喧争”的求生之欲,韩偓《观斗鸡》更表现了鸡的“唯将芥羽害同群”的特技。诗人大约意识到鸡除了报晓,还有争食、求生和喜斗的本能。面对“养”“肥”当“烹”的严峻时刻,鸡的这种本能,会不会有所表现?此诗虽只说了此“计”“不可使鸡知”,但人们读后自会把它同统治者的驭民术联系起来。这样,在这首咏物诗中,已隐含讽喻现实政治的深曲用意。先“纵鸡食”等“肥乃烹”,这颇近似养鱼人“竭泽而渔”的做法。诗人似乎在暗示:不要以为鸡仅仅是为主人报晓,供主人烹食的驯善家禽。主人养肥烹食它的“计”谋,它虽不“知”道,但它既具有与鹜争食,缚急喧争和残害同群的本能,临命时安知不会与主人作拼死的“斗”“争”呢?这层意思作者虽未点明,细心的读者却能心领神会。

在艺术构思上,此诗虽从屈原、杜甫、韩偓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却有诗人自己的独创。这正是此诗难能可贵之处。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是通过养鸡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刻画,毫不着力便和现实政治挂起钩来,从而深刻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实现了借咏鸡来为民请命的创作意图。它揭示出一种发人深省的道理。很可能是针对当时清王朝的严酷统治而发。耐人玩味的,是落想不凡,出笔务新,使作者独抒性灵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在古代五绝诗中,堪称轶群出类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