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是1968年12月去山西农村插队的,那时的口号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文革”结束后,按照相关规定,下乡就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国很穷,学生下乡的行李非常简单,除了必备的衣物,我箱子里带得最多的是书籍。那是我的一份“财产”,是高中以来从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一本一本买来收藏的。因为装了书,我的箱子很沉,到县里接知青的农民在搬运时不解地议论:“装了甚了,这么个沉。”可不,里面有历史书,有文学名著,更多的是那时我收集到的东西方比较权威的哲学著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按照我对自己的设想,我想进最好的大学,并且全部志愿都填“哲学系”,我那时的志向是当哲学家。

那些年农村正在开展“农业学大寨”,除了种地,农闲也歇不下来,要兴修水利,积肥,要修大寨田。劳动强度很大,营养却谈不上。但我每天收工回来,还是抓紧时间尽可能地读书做笔记,对农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作为知识青年,我至今还小有得意的是,我们为村里建了第一个养猪场,开了第一个豆腐房,我还带领几个同学利用回京探亲的机会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了针灸,为老乡看病,很得老乡的信任。为了准确掌握穴位,治疗聋哑病人,我还让一起学习的同伴在我的后脑扎“哑门穴”亲身体验,那属于禁区,扎不好有生命危险。为做糖化饲料,我当时一个人住在山脚的土窑洞里,窑洞没门只挂一个棉门帘。山上常有野狼出没,那时年轻,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至于我们开猪场、豆腐房,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也增加了队里的收入,使老乡对我们刮目相看,觉得“还是大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有本事”。

我立意搞文学是其后很久的事了。从1980年写第一部短篇小说开始,我已写了二十部长篇小说,还写了不少哲学、心理学、文化学著作。翻开我的文学作品,大量记录着我当年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和那里的风土人情。我通过我的人物曾很详细地写过怎样做豆腐,怎样做糖化饲料,秋收时怎样在场上扬场,春种时怎样在地里播种。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印记。

最重要的是,在我插队的四年中,通过与社会底层人民血肉相融的共同生活,我获得了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生活体验。我至今能够生动地感知农民的喜怒哀乐,并且对他们有着深刻的认同。而这,是一个作家创作生命取之不尽的源泉。

插队很苦,记得我第一年回家探亲时带回了一条被子,被里一片片暗红色的血渍,是臭虫跳蚤咬后挠破了沾在上面的,已不能再用。母亲当时就叹息了,这条被里亦成为她多少年的话题,说我在农村受了苦。

确实有些苦,但它也是我生命的营养。

我很怀念为我提供了第一份工作的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