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蹇叔哭师》翻译

【题注】

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与晋文公联合围攻郑,由于郑国大夫烛之武晓以利害、以理相劝,秦穆公始悟秦难以得郑,遂与郑结盟,并派杞子等人戍郑。然而,时隔两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应杞子之请,又准备背弃盟约而攻打郑国。

本篇文章选的片段是殽地战役的前奏曲,即秦穆公在出兵时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见,蹇叔坚决反对,认为劳师袭远,必定不会成功,在遭到秦穆公的训斥后,蹇叔哭着为秦军送行,并预言秦军将在殽地被晋军阻击。文章在记事上井井有条,渲染了一个悲壮的场景,留下悬念引导人们去探求战争的结果。蹇叔的深忧痛伤,秦穆公的骄怒无状,都声口毕肖,令人有身临目见的感觉。

原文

杞子①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②,若潜③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④,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总起,言攻郑的不利条件)。师劳力竭,远主⑤备之,无乃不可乎(驳上文“国可得也”)?师之所为,郑必知之(斥上文“潜师以来”);勤而无所⑥,必有悖心⑦。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谏阻)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⑧,使出师于东门之外(拒谏)。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哭师)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⑨!”(诅咒,认为蹇叔涣散军心)

点评:蹇叔谏阻秦穆公切勿冒险行事。总述一方疲劳力竭,一方以逸待劳,结果不言自明;而后详细说明师不可潜,且劳而不获易生二心。蹇叔的话虽委婉含蓄,却一针见血,但秦穆公已然利令智昏、难听忠谏,依旧坚持伐郑,甚至对蹇叔恶语相向。

蹇叔之子与⑩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⑪。殽有二陵⑫焉:其南陵,夏后皋⑬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⑭风雨也。必死是间⑮,余收尔骨焉⑯。”(哭子)秦师遂东。

点评:秦军三帅,其二为蹇叔之子。由于“谏阻”“哭师”均失败,他只好“哭子”以寄托悲哀。“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道出了战争的结局。末句的“秦师遂东”,在结构上又回应开篇的“潜师以来”。因此,全文短则短矣,然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遂东”之结果,又在“余收尔骨焉”一句中伏下,后来果然应验。如此精巧的结构,是本篇千古传诵的原因之一。

【注释】

①杞子:僖公三十年(前630)秦国留在郑国帮助戍守的将领。

②掌:掌管。管,钥匙。

③潜:秘密地。

④访:询问,征求意见。蹇叔:秦老臣,曾为上大夫。

⑤远主:指郑君。

⑥勤:劳苦。无所:一无所得。

⑦悖(beì)心:违逆之心,反感。

⑧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秦国元老蹇叔之子。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秦国元老蹇叔之子。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⑨中(zhōng)寿,尔墓之木拱矣:句意为秦穆王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差不多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中寿:一般指六七十岁。蹇叔此时已有七八十岁。拱:两手合抱。

⑩与:参与,参加。

⑪殽(xiáo):同“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晋国要塞,为秦往郑必经之地。

⑫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⑬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

⑭辟:同“避”,躲避。

⑮必死是间:一定会死在这两山之间。按礼,一个国家有丧事,别国军队通过这个国家去袭击它的邻国是无礼行为,所以蹇叔判断晋国必然不会容忍,会利用崤山险要伏击秦军。

⑯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参考译文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暗中领兵前来,郑国就可以到手了。”秦穆公以此事询问蹇叔,蹇叔说:“劳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耗尽,远方的郑君对此已有防备,恐怕不行吧?我国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知道;军队劳苦而一无所得,士兵一定会产生不满。而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忠告。于是召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将领),命令他们从东门外出兵。蹇叔哭送他们,说:“孟明视!我看到军队出发却看不到他们回来了啊!”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差不多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在出征队伍中,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一定在殽山抵御我军。殽山有两座山陵:它南边的山陵,是夏代君主皋的陵墓;它北面的山陵,是文王当年躲避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山之间,我就在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军于是向东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