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书报告1000字

【第1篇】

【纵横千古,寻觅中华】

也许是被历史上的平面论述禁锢久了,不觉也对中国历史失去了兴趣。然而,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怎会只是有几本历史书可以概括的呢?仿佛《寻觅中华》将那史料碾碎,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在那个属于它的地方,映射出一个真正的中国。

时光纵横,空间交错,即使处于局外人的我们,也看不透,总是按着自己的思维去考虑,去编造一个个人和物,总是一味地认为,禹是个自私的人,硬生生地把属于大家的天下规划为一家之内,让其子孙享尽荣华。然而,表面风光无限的帝王家,何尝不是在向往那些寻常人家呢?他们牺牲了的,远超乎别人的想象,有多少人含冤而死,有多少人兄弟相残,又有多少人丧失了本该拥有的美好童年于爱情,却无奈陷于皇位这个布满荆棘的藻泽,人人都变得迷乱开来。

有人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若回到大禹的那个时代,身为一代圣贤之人,又怎会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而让自己的子孙享受这光荣与无边苦难?若这样想,未必也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处于禅让制的大禹不可能感受不到,即使在那个选贤举能的年代,又怎会人人都甘于让与他人呢?什么是贤,什么又是能,又有谁说的清楚呢?在那个“大同”年间,怎能保证在一任任统治者交替之时,不会出现一场场血雨腥风呢?倘若如此,一场场征战,人民安定的日子或许也只有短短几十载吧。天天想着征战,天天想着讨伐,又会有谁来关心政治、民生、发展呢?说不定现在的我们还在那过去的年间踏步呢。

相比于全世界的征战强抢,一家内的争抢所带来的风浪当然要小得多。有人说,古代帝王是踏着亲兄弟的尸体登上王位的,而若以此为比喻,那么,禅让制的某些统治者又该怎样断定,是不是踏着千百万无辜群众的尸体而登上王位的呢?同样是经过血的洗礼,那不如就让这血肉之争,存在自己家吧。

由此看来,禹是多么的伟大,却又让人无奈,他近似于把自己的孩子推上那个如古罗马奴隶角斗的铺满黄金的角斗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孩子?他阻止了众多鲜血,却让鲜血流变了自己的家族,不得不说,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开创这些许平定伟大年代的,不正是这位伟大的英雄吗?

时代纵横,古今交错,出现了多少英雄人物,然而,又该以什么来划定这一界限呢?有人说,前朝臣子不服新君王是英雄,还有人说帮助新君王,识时务者为俊杰。前者犹如历史大浪逆流而上的一叶扁舟,虽有无穷的激情,却也只能是难敌历史,后者则为顺流而行的大船,带领人们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或许这比喻过于浅显,若如此,又怎会有那么多的民族英雄呢?

我们也许对英雄的评论过于片面,或者说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正如文天祥,他的不屈之志为世代人所流传,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而耶律楚材却为后世留下了一片太平的世界。两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他们的做法却又相背而驰,真的是让人捉摸不清世人的目光。

不过,在历史的大潮面前,顺风耳行者则更胜一筹。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的破坏却是始于战争。倘若文天祥,真的召集一批兵马,与新建立的元朝相抗衡,那么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无益于和平发展的。

然而历史的潮流也只是纵观千古而得出的,并不代表着历史便可以阻止一切或改变一切,伟大的时代:一是由时代,二最重要的则是要有伟大的人物来开启。朝着历史的潮流,并不代表一定是要向强者妥协。鸦片战争后,若不是有那么多不妥协的革命烈士,又怎会有现在的中国呢?妥协的前提是保持和平,尤其是指国内和平。无论民族多少,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几千年的血统,是由不得族外人来征战,讨伐的。

上下五千年,正是中华民族一步步的痕迹,此间,她跌倒过,奔跑过,伤心过,欣喜过,而她经 历的一切,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

【第2篇】

李唐峥嵘,青莲独占

——读《寻觅中华》有感

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我没有感叹于“三皇五帝的时代”,也没有融入于秦汉时期各地的兵戎相见,更没有流连于宋朝的富饶和先进,当然,我也不会存在于衰落的明清时期。只有大唐,才是我心中的所属。那繁华的都城,领先的科技,胡汉交融的团结,文人墨客的诗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沉浸其中 ,久久不能忘怀。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历经289年,也算比较“长寿”的一个朝代。在这289年里,唐朝有不少盛世,国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便开始衰落,最终灭亡。

我不只一次思考过为什么唐朝有那么多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为什么那么融洽?唐朝的诗作为什么那么出名?——是因为唐朝的制度比较先进?不,宋代的制度比唐朝还要超前。是因为唐朝的军队强硬,战斗力强?汉代,明朝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弱,有名的将领也不少,但民族矛盾更加突出。唐朝的诗作,我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我认为唐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经济与政治的社会变革,促使整个社会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源泉,提供了新的材料。唐代的思想比较解放。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平民百姓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唐朝的诗作也突破了束缚于山水、官体的小圈子,更多的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朝廷政事与地方动乱,边塞战争及民族习俗,都市生活同田园风光……

唐朝也有很多出名的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白居易……他们都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作。但是我认为,李白的诗作最为浪漫洒脱。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水,写出了大量赞美祖国明川山水的的壮丽诗赋。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追求在诗中塑造自我,强烈的表现自我,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的抒发情感,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又是那样天真率直。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

李白的仕途充满着坎坷。他极力追求官位,自负自己的才能能够治理国家,但世事难料,他42岁时才成为待诏翰林——皇帝身边的文人,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43岁时,遭谗见疏,遂有归隐之念。李白的治国梦就此破灭。后来,安史之乱爆发,被永王三次聘请,下山入幕。次年,永王兵败,李白入狱,后被叛长流夜郎。

李白交往过的人不少,但在李白心中却没有“朋友”这个名词,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昙花一现,还不如这眼前的大江山水更长久,更真实。但他人对李白却有不一样的评价。杜甫赞扬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魏颢评价他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余光中欣赏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唐峥嵘,青莲独占。李白,大唐中最亮的一点,照耀着整个大唐,闪烁着中国的自豪和骄傲。

【第3篇】

书名《寻觅中华》

报告题目:《唐与唐诗》

正文:

断断续续读完了余秋雨先生《寻觅中华》,被作者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思绪也不知不觉间,跟着大师的脚步,走进秋雨先生所认为的中华文化史。

这是一个混沌时代,没有天空亦没有土地。于是,在这时,一位伟人出现了,看到身边的一切,他怒了,拿起身边的斧头,用之一挥,从此,天地便诞生了,世界由此开始。

那么,华夏文明在哪?答案在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黄帝是华夏民族实现第一次文明腾跃的首领,而这并不是说,中华文化由他开始,他只是他只是一次文明腾飞的代表罢了。它的对头——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世人神农氏炎帝。我们只知道,这两位站在中华顶端被视为神一样的存在的人物展开了一场激战。而这场战役,以黄帝胜利结束。从此,中华文化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积累沉淀,终于迎来了巅峰。没错,这就是唐朝。作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长安的繁盛以足以让世界各地的人慕名前来。唐朝的繁盛足以让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伟“天可汗”,足以让日本派出如此之多的“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的军队并不强大,但就是这不强大的军队造就了一个繁盛的朝代。唐之壮大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仁治,靠的是民之所向。这也是为什么少数民族心甘情愿的叫出“天可汗”。提到唐朝,当然免不了说说他的诗歌。唐诗在中华文化中是巅峰般的存在。在书中,余秋雨先生将唐诗与宋词这两个中华文化的代表做了比较:

“若说数量,我们都知道的《全唐诗》收诗四万九千多首,包括作者两千八百余人。当然这不是唐代诗作的全部,而是历时一千年后直到清代还被保存着的唐诗,却仍然是蔚为大观。《全唐诗》由康熙皇帝写序,但到了乾隆皇帝,他一人写诗的数量已经与《全唐诗》差不多。因为除去他的《乐善堂全集》、《御制诗余集》、《全韵诗》、《圆明园诗》之外,在《晚晴簃诗汇》中据说还有四万一千八百首。如果加在一起,真会让一千年前的那两千八百多个作者羞愧了。只不过,如果看质量,乾隆能够拿得出哪一首来呢?”①

由此看来,余秋雨先生对唐诗的肯定要高于宋词。一千多年前,我们都知道,诗是用来唱的,因此被叫做诗歌。从古代起,唐诗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宣示着我们民族历史的悠久,文明的发达和艺术的精湛。“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 ②李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是流芳千古那么简单了,从小,我们就熟知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另外一位诗人,杜甫,与李白有截然不同的写诗风格,有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惆怅。李白和杜甫诗唐代乃至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他们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

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有诗的存在,中华文化就永远不会断流,这条涛涛长河,奔腾了5000多年,因为诗,它还将永不停息。

①②:出自《寻觅中华》第十六章《唐诗几男子》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