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900字

《史记》读后感:筋骨、道德和温度

《史记》或许是我手里“出镜率”最高的书了。小学一年级我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注音插画的儿童版《史记》,后来又曾读过现代文译本。这个暑假老师又要求再读《史记》原著。我一开始还不情愿,书中的内容虽算不上倒背如流,倒也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一本厚厚的《史记》原著净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读起来很费时。我十分不解老师的安排,用宝贵的暑假时间去读一读未曾涉猎的经典,不才是我这个学业紧张的高二学生应该做的吗?可当我真真正正的打开这“无韵之离骚”,太史公千年前写下的那些方块字争相告诉我,经典,值得一读再读。

经典何以谓之经典?常读常新。初读史记中的《鸿门宴》选段,叹的是宴会上无声刀光剑影,惊险刺激,为刘邦深捏一把汗:哀的是项羽的痴,到最后身死人手,辉煌不再。再读史记,便读到了人物以外的智慧,团队,信任,任贤……这些在两千多年以后,还在启迪后人的大智。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心情,再读《史记》,都会有独特的体悟,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难怪郑樵说:“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但这或许不是我爱读《史记》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书,任何时代都值得青年一读再读。”我想,《史记》就是这样一本筋骨,道德,温度的集大成者。班固言:“(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在当时那个史学家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年代,敢讲真话,尊重事实,在摧毁身心的酷刑之下,依旧永葆初心,无疑是一文弱书生铮铮铁骨的最好写照。太史公本人是这样,《史记》也是。用史实,用客观,成为一本纯粹的史书,为后世留下哲思,而不是统治者扬名立万的工具,《史记》无疑是一本有筋骨的大著。

《史记》的真,构成了这部巨著的筋骨,那么《史记》中的道德,就构成了他的血肉。太史公在《乐毅列传》里写:“君子绝交,不出恶语。”其背后,体现出的高尚的价值观念,君子风度,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抑或如《李斯列传》中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谆谆良言,宽广心胸,提升修为。太史公借一个个历史人物之口,向当世,向后世,宣扬着一种美好的价值观念,一种君子情怀,构建着他心中的道德体系,净化着每个读过《史记》的心灵。《史记》有史学作品的担当,不仅仅满足于真实叙事,更要人们在阅读史学中守护智慧,提升道德修为,成为真善美的君子。

我认为,作为一部优秀的史学作品。《史记》的温度,是灵魂所在。史学界一直有这样一个争议,司马迁为什么要把项羽这个失败者写入帝王专属的“本纪”里?答案纷争,有人认为项羽已经称王,所以可以写入本纪,这种答案被较多的人接受。可我认为,司马迁对项羽是有温情的,历史的温情。他突破了当时史学研究的局限,不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而不是唯结果论。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历史,更像是一位慈祥的智者,带我们去看过往云烟,去感怀,去思索。

《史记》作为中国文学、史学的璀璨明珠,可以探寻和思考的地方太多太多。惟愿你我,都读一读这本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书,带着自己的哲思和体悟再出发。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