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高中

光明的信仰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失明的人说:色彩,是流水的声音;阳光,是温暖的梦境;光明,是坚定的信仰。

第一次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多年前了,当时咬文嚼字的阅读并没有带来许多体会,反而觉得每个文字像是显出交锋之姿的斗士,句句让人感到疲倦。沉淀了几年重新翻起,似乎少了很多阻碍,让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谁是海伦凯勒?她为什么会失明失聪失语?她是如何成为一个慈善家,教育家?莎莉文老师是谁?她为什么会不遗余力地教育海伦?是为金钱和名利?无数悬念牵着我走进了书中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毋庸置疑,它是部历久弥新的文学著作,它能跨越时空的限制,给当代人带来心理上的冲击。相较于海伦,我们能感受到太多的幸福,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拥有着健全的身体却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易。珍惜当下,珍爱生命是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悟。

毅力——黑暗中的明灯

故事中的海伦作为一个被命运拉进谷底的,继而又凭借惊人的毅力攀登到山崖之巅的女孩儿,她所展现的文字却充满鸟语花香,浸透饱满的热情。丝毫没有压抑,悲伤,以及对命运的埋怨。她的生命中注定有着无数困境等待她,但毅力却像是黑暗里汪洋一片的海中最亮的明灯,一点一点将她引出黑暗,她拼命的抓住自己仅有的武器与黑暗斗争,像是不服输般的,期待着自己能将黑暗的阴霾驱散。文中的海伦说过“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人类的潜能往往能达到我们某种难以想象的程度。”显而易见,毅力影响了海伦今后的一生。

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而像海伦一样意志坚强的人不计其数!亦如巨人霍金,患上卢伽雷氏症的他却从未放弃学习,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并写成了巨著《时间简史》;贝多芬,46岁的时,听觉完全丧失,但他对音乐的一腔热爱从未消失,在晚年创作了几首弦乐四重奏;张海迪,当代著名残疾人作家,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依旧笔耕不辍,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了生活的光明。

光明往往生于黑暗之中。

知识——黑暗中的天梯

海伦说过“知识教人学会爱,给人以光明和智慧;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的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最深的源泉。”海伦是不幸的。相反,换一种角度去看,虽然海伦的遭遇让人扼腕唏嘘,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七岁时,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无光的世界,引导她,教育她,莎莉文老师用爱的音符,谱成一首歌,让海伦听见爱,享受真情。海伦渐渐地走出了黑暗之中,让知识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编织出了接近光明的天梯,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她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莎莉文老师在海伦求取知识的道路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使得她在日后的光明人生路上越走越长。

书中的海伦有段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活用,为社会人类贡献一点力量;我们不能停住脚步,我们要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好为尽善尽美的明日献出我们努力的成果。”她是这么说的,亦是这么做的。在她今后的一生中,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慈善活动中。

确实,知识俨然成了海伦手中锋刃的剑,在原本属于自己的黑暗人生中开辟出了一片光明天地。

爱心——黑暗中的羽翼

海伦说“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所以她始终保持一颗爱心,世界在她的心中是充满友好的,她用绚丽的文字描绘了她对世界的整个幻想。当她成功了,却从未忘记如她一般被命运遗弃的人,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爱心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别人,为世界带来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光明。爱心让她生出了一双羽翼,在无边的黑夜中化作爱的精灵,把光的信念传递给无数个在苦痛中挣扎迷茫的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间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海伦在她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海伦之于我,是一种信仰,而我也将带着这种信仰在我的人生路上坚定前行。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