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00字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这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两句。这与他诗歌中广为人知的雄奇悲壮风格不同,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汪曾祺老先生很喜爱这几句诗,他的《矮纸集》便来源于此。与其说喜欢这诗,不如说他更欣赏这种心境,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闲适的心情,却有着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一如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

汪老的文章有着清新自然的笔法,如一杯淡茶,看似冲和散淡,细品却韵味悠长;又如山间未经雕琢的璞玉,朴实无华却无法掩饰那份灵动的光芒。然而平淡不等于平庸,简洁不等于简陋,这样凝练精简的文字,来自苦心孤诣的锤炼,精雕细琢的打磨。字里行间,足见汪老先生语言功底之深厚,情思之绵长。其次,汪老的文章,有许多作家都少有的赤子之心。许是单纯的人眼中的世界也单纯,他笔下的事物都带着一份灵气,只让人觉得亲切且活泼,充满蓬勃的活力与生机,如阳光下自由温暖的风。正所谓“大工无形”,直白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赋予了汪老的散文独特的魅力。

除了语言风格,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内容也独具一格。他善写草木鱼虫,各色美食,风俗人情,及西南联大的生活。文章中场穿插着方言和市井俚语,带着烟火气与世俗气。他常把笔墨集中在身边的小美好,收到一捧邻居送的缅桂花,吃上一盘家乡的咸菜,偶遇一对幸福的老夫妇。朴实无华的文字,却有着令人心安的温度。文章里流露出的真善美,能给压力中前行的人一些安慰,抚平因焦虑而蜷缩起来的皱巴巴的心。不沉重,不煽情,不痛苦,有份看花开花落的闲情雅意,有份让人感动的温暖。读他的散文,好似坐在窗边晒着太阳打着盹儿,很幸福。他告诉我们生活很美,这就够了。

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是汪老先生独有的人生智慧。汪老生于江南水乡,故文章中总有水汽萦绕。他的性子也平静似水,清澈似水,流动似水。但这是晚年的他,是有过岁月沉淀的他。读他少年时的小说,意气风发,凌厉决绝,也有过叛逆者的戾气。时间磨平了他的棱角,却也给予他丰富的阅历,让他永远得以保留着那颗鲜活的、碧绿的童心。汪老在写《葡萄月令》时,正值文革,他被打成右派,发配至张家口一家农科所改造。然而他的文字中,没有悲伤失意,没有沮丧不甘,却满怀着对劳动的尊敬,对自然的热爱。这般闲鱼野鹤的心境,随遇而安的态度,着实让人钦佩。

乐观且豁达,宁静且睿智,这是人生的大智慧。贾平凹先生曾赞他“半人半仙”。的确,他的文字中,有一点道家的对人生的超脱,有一点佛教对世间的悲悯,一点儒家对众生的仁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不带功利地对待万物,则悠然自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才真得佳兴。故而汪老怀着热枕与期待,写下自己眼中的美好,只为与读者共享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一门艺术。正如汪老先生所说,“人总要热爱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汪老自己做到了,他希望读文章的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请慢下脚步,浴一回月光,踏一回轻雪,感受清晰又明亮的空气,对生活永怀兴趣与热爱,无机心,少俗虑,做一个有趣的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