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高中

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有感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 ,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那儿热烈的人情更使我震撼,谁曾想一个整日为生存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有一个女人,她是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有一个古怪的老头,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有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有一个妻子, 为了和不爱他的丈夫怄气终身,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有一个青年人,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有一个老妇人,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结合中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我从未来过这片地,但我神往初秋飞舞在林中的黄蝴蝶,那种清冷的感觉,那么干净与淡然;夜间燃起的篝火,热烈的舞会,爱人间的心心相印;淳朴自然古老的生活,与鹿共处的宁静之道,那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不可触碰的梦境,又仿佛是一觉醒来就能到达的归处。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