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高中

记忆里的孤独——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献给许许多多祭日。

很难理解村上春树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书的开头,就像我很难给这本书的情感下个定义,可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村上春树那记忆里残缺不全的孤独。

其实早在初中我就有机会读这本书,但那时候老师告诉我不适合看,渐渐地,当时的疑惑和好奇与时光一起消失了。直到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我重新选择拜读这本书。

初读《挪威的森林》,我并不喜欢,不是因为里面的内容,只是不喜欢村上春树的语言,这或许是翻译的缘故吧。但不管怎么样,还是继续读读下去。记得有个儿时伙伴知道我准备读《挪威的森林》时,表示十分惊讶,他告诉我,他当时没有看懂,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网友都评论这本书写的很悲伤,我嘲笑他情商低。为了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我基本都在晚上,一个人安安静静,逐字逐句的读,争取不漏掉每一处细节。

第一夜,我走进了主人公渡边的世界,一个被绝望和孤独笼罩着的人。

三十七岁的渡边,回忆自己的青春,从直子开始,而他的青春从直子死去的那一刻,也已悄然离去。直子曾对渡边提出过一个愿望:“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这不是故事的开头,更不是故事的结尾,但是却是渡边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东西。

往后的每一个晚上,当我翻开书,我总能走进渡边的世界,然后和他一起掉入那口很深很深的井,终于我们着地了。在渡边参加直子葬礼的那一刻,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过了生却同时培育了死”,但这仅仅是我们必须懂得的生活哲理的一部分,而直子的死使我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法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种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某种哲理,在随之而来的意外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者暗夜的涛声和风鸣,日复一日的如此冥冥苦索,我蓬头垢面,背着旅行行囊,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没有多少人经历过死亡,我们更多的只是目睹死亡,然后经历由它所带来的悲伤。

终于渡边带着悲伤和孤独,带着对直子的的思念,和对她不辞而别的疑惑,走上了他的旅行,也终于理解了那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有些人在孤独中死去,有些人在孤独中成长。而渡边就是这么一个既在孤独里成长,也注定要在孤独中死去的人。当他知道直子的病时,他没有去逃避,他开始为了和直子的为了负起责任。当绿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女孩,生气勃勃的出现在他身边时,他没有去隐藏,他用春天里的熊来比喻自己对绿子的喜欢。然而直子的死去,使渡边与这个世界分离。书的最后,当绿子文渡边在哪时,渡边才意识到自己正从哪里也不是的场所正中,不断呼唤着绿子。

读完全书,究竟孤独在哪,我找不到,或者说,整本书表现的都是孤独。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其实就是献给自己曾经有过的每一段时光,和出现在这段时光里的人,因为它们和他终将离去,离开你的生命,也离开你的记忆,唯有孤独可以永留。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也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