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馆》有感1000字高中

奋斗,永远的旋律

——读 《茶馆》有感

《茶馆》, 是一部出自于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笔下的优秀话剧,曹禺先生称它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我看了之后,内心深受打动。

《茶馆》这部话剧全片共有三幕,与其相对应的时代分别是:维新变法刚失败的时期,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时代,和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统治时代。

在第一幕,坐落于北京的裕泰大茶馆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坐在这里的人们大多都喝茶聊天,谈谈最近发生了什么趣事,这其中人员冗杂,信息密集。王利发是这间茶馆的掌柜,各种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出入其中,其中有旗人,特务,还有打手。其中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庞太监与秦仲义之间的斗嘴。秦仲义是一位想靠新办实业强国的资本家,而庞太监是一个封建顽固派分子。维新变法失败后,庞太监这方气势正旺,二人在茶馆中相遇后,看似和气,实则针锋相对。

到了第二幕,裕泰茶馆是老北京城内仅存的一家茶馆了,这是掌柜王利发苦心经营,善于变动的结果。茶馆的前部卖茶,后面却成为了公寓。在那时由于袁世凯死去,军阀混战,城内大乱。茶馆只能惨淡维生。在茶馆还未开业时,就有一群大兵前来勒索,显示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茶馆也变得逐渐衰落。

在第三幕,来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北京城的裕泰茶馆生意十分惨淡,这所茶馆在掌柜与掌柜儿子的股骨支撑之下,仍为逃过恶势力的掠夺。王丽发与两位好友相约在茶馆,来相互倾诉,撒着从街上捡来的纸钱,王丽利发发出了最后“我活在这儿,死在这儿”的绝望呐喊,最终上吊自杀。

在这短短的三幕话剧中,塑造了不少有自己特点的角色。如处事圆滑精明的茶馆掌柜王利发、狡猾的刘麻子、丑恶的庞四奶奶……虽然整个话剧篇幅不长,没有形成连贯的故事,但在我看来,这部话剧体现了一个词语——“奋斗”。茶馆的掌柜和她的儿子都在努力奋斗,改变方式,让茶馆更好地经营下去。而茶馆中的其他人物,大部分也都在努力维生。作者通过描写茶馆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从侧面体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出对旧社会的批判与抨击。

在这部话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茶馆中“莫谈国事”的纸条,变得越来越多且大。为什么在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却不让人谈论国事呢?这体现出了旧社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这部话剧的语言用的十分精炼,老舍也是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跃然于纸上的人物,他当之不愧为杰出的语言大师。

《茶馆》这部作品,有其独特的韵味,故事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