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600字 

【第1篇】

与其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篇自传。书中那零零碎碎,并无干系的一则则故事,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自由与痛苦并存的女孩;看见了那块喧嚣热闹却又贫瘠愚昧的土地。萧红文字的魅力正在于此,没有大肆的铺张渲染,但却一点一滴在读者心中勾勒水土、描绘人情。  

萧红的命运注定是自由不羁却又坎坷多舛的。她的孩童时代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祖父是她唯一的“玩伴”,是唯一一个爱萧红,带给她温暖的人!他一手建造的小后园,成了萧红童年时的游乐场。那里没有纠纷,没有争吵,乐趣却藏在每颗草,每朵花中。那儿的春天,萧红拔白菜,摘黄瓜,采倭瓜花心,追蜻蜓,溜蚱蜢,赏蝴蝶,好不快活;夏天的傍晚时分,五六岁孩童的脸上全然不见了白白净净,唯见“关公上身”,满脸通红,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成了“金须老者”,这全是晚霞,哦不,是“火烧云”变的戏法;秋天,那充满乐趣的后园,就要封闭一阵子了,园中的花草,黄的黄,败的败,他们都倦了,园子也倦了,显得异常凄凉;冬天,大雪冰封了呼兰河,储藏室成了萧红那时唯一的乐趣,一冬天下来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在这白茫茫的世界中,这似乎显得弥足珍贵。  

走出这片自由自在的乐土,《呼兰河传》展现更多的则是贫瘠的土地,愚昧的人性。  

他们情愿为一个云游道士的破戏法,拿出200吊钱,也不愿花个一二十吊钱请个大夫。小团圆媳妇,便是在那封建社会中的受害者。她婆婆为使她“听话”便对她施暴,手段残忍至极,更使用各种迷信手段,将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在那种社会中被迫害的人数不胜数,或许他们都和小团圆媳妇一样,成了封建,封建的牺牲品。  

那里的人是孤寂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看热闹的机会,绝对抓住呆板枯燥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即使很少。就连大泥坑淹死了一头牲畜,也必然会引起一群人的围观,
 生活中的繁琐小事也会引起一场唇齿间的战争。人们似乎永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静安宁。  

萧红以记叙文的清晰条理,抒情文的浓厚意境,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稳重而轻盈的文笔,铸成了其巅峰之作。萧红的一生很短暂,也被很多人诟病。但是我觉得“文品即人品”,通过文字,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纯粹的、善良的却又很可怜的姑娘。

【第2篇】

哀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我总是想到一个梳着辫子穿着棉袄的小女孩,潇潇地站在田畔高地上,形态里面透着一丝轻灵,神态里面透着一丝落寞。

我总是想到萧红的童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待在小镇子里。可是她只能面对这样单调的生活,面对着呼兰河这小城人们对愚昧与良善,寻找着世界上的音响与色彩。

她爱这个小城,所以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着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社会的共鸣。一直到她的墓碑静静地独立在香港的浅水湾,陪伴着一拨又一拨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讴歌着她内心浅浅的悲哀和孤独。

祖父应该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牵挂。她年年岁岁的与祖父的生活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变得枝繁叶茂。然后呼兰河从住着她的祖父,到埋着她的祖父,祖父一过八十,就成了她回忆里的人。

我说这些文章是悲哀的,在萧红的心里,她的童年被禁锢在这个充满迷信和封建的小城里,她见不到一丝光明。她只好在后花园和破旧尘封的后房里消遣。她爱她的祖父,她在祖父的身上才看得到童心与自由。

但是小城里的人,大多又是良善的。他们的良善对萧红日后的性格起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的朴实忠厚也在文中得以肯定。

当萧红用孩子一般的笔触写这座小城的时候,她的内心却是悲悯孤寂的。当她再次立在小城田畔高地上的时候,天明了,路也阔了。可是她越来越看不清楚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不再善良。世界上不再有她的祖父,她的有二伯,老厨子和曾经的东邻西舍。她悲伤地看着这个世界。曾经厌恶的单调与愚昧,也渐渐随着一次次雨水的冲刷洗涤干净。可是小城不在了,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和深爱的地方不在了。相比较起童年时的孤寂,成年后的孤寂程度更加深沉。

她终于看透彻了这个世界以后,静静的离开了。

只留下一曲哀歌。

【第3篇】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不由就沉浸在作者那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仿佛眼前就出现了那个淘气的小姑娘,看着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让人心生爱怜的同时也充满向往。

萧红的童年是不幸的,爸爸妈妈奶奶对她都不好,萧红的童年也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很疼爱她的爷爷,在爷爷的院子里,她可以做任何她喜欢的事情。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一段。多么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我也多么希望有这样一个园子,让我象那个小姑娘一样在园子里捉蝴蝶,抓蜻蜓、逮蛐蛐,尽情地玩耍,然后累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美美的睡一觉。可是,对于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城里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个美丽的幻想。

书中最让我愤怒和伤感的是那个可怜的小童养媳,她的命运是那么的不幸,然而却没有人能够解救她,最终被折磨而死。我曾听妈妈说过,我的外婆小时候也做过童养媳,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后来解放了外婆才被放回来。当时我以为妈妈说的太夸张了,根本没往心里去,但看过书里的小童养媳的悲惨命运之后,我才相信妈妈说的是真的,以后我一定要孝顺我的外婆,让她幸福!同时我也为我生活在现在的社会而庆幸,我的身边都是很爱我的亲人,他们不愿让我受到任何伤害,而我却经常跟他们发脾气,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对得起爱我的亲人们!

【第4篇】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呼兰河传》。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讲述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以回忆式的笔调表达了对旧中国扭曲人性的控诉。全书分为七章,给我们描写了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表达了萧红对乡镇美丽风景的喜爱与赞美,但又流露对当时人们思想封建迷信的不满与无奈。

茅盾曾经这样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呼兰河传》给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第三章和第五章,第三章中萧红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她的母亲因病去世,萧红的父亲娶了后妈,她便和祖父一起生活,祖父对她的包容和宠爱使她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温暖又明亮。她家里有个大花园,花园里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她经常帮祖父一起拔草、种菜,即便有时会帮倒忙,但祖父从来不责骂她,反而给了她更多的爱。大花园是萧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地,承载着她童年所有快乐的记忆。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就像是一幅画,一首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亲人的陪伴,各种各样的玩具……比起萧红的童年,我们的童年真是快乐无比!

第五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和我们一样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她却被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么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仍旧避免不了遭到婆婆的毒打。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打她是为了她更听话懂事,还请各路大神给她看病,最后被活活折磨而死。在那个年代里,她的遭遇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为她说话的,真是可怜极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当今的社会美好: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那么多的封建迷信,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呼兰河人们的遭遇是旧社会留下的封建文化印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要改掉陋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更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