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后感600字

千年历史,唏嘘一叹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感受颇多。

这是记录他走遍世界各国历史遗址所见所闻所感的书。

余秋雨,1964年人,浙江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历史文明故地并阐释诸多文明被埋没的原因。

阅读文章,首先让我最钦佩的是他的勇气,在此次行程中需要穿越很多恐怖主义漫延的地区,如北非、中东、南亚,原而且必须贴地穿越对此,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集团能作出安全保证包括美国和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在内。在自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去完成此次行程无疑是个天大的挑战。即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文中也多次提到了在一些特殊地区的见闻及感受。如在开罗的卢克索,在那里,几乎没有人赞成他们去冒险,一是路途遥远,二是路是极不安全。自1997年11月恐布分子在卢克索杀害64名各国旅客,埃及政府不得不严阵以待。其路途七百多公里,遍布岗楼与碉堡军容森森,枪支如林,文中对此描写是“像是两国交战的边防。”

路上每过一个关卡,都会有头尾警车进行轮流保送,警车上也有枪支从车臂伸出,时时准备射击。这样的武装方式几乎罩住了全国的主要部位,可谁又能想到人家只是想让异邦人花点钱看看祖先的坟墓与老庙再安安全生的回罢了,却如此大费周章,令人唏嘘。

除了令人钦佩他的勇气之外,余秋雨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敬业。

他在书中提到他曾不止一次的梦到过他在异国走访时,随身携带的包被抢走,要知道那里面可是他走话各地遗址的珍贵笔记,满满当当,整整一包。这些都是他在晃荡的车厢中,昏暗的灯光下争分夺秒地写下的,可谓是心血之作。

此书中,作者并不是对历史人物随大流--锤定音其功过,而是有他的独特见解在埃及考察金字塔时对其古代文字由忠地感慨其生涩难以解读,对此提到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功不可没。中国之大,地域观念、族群观念、门阀观念如此浓烈,连农具、口音、饮食都不统一,- 统文字何其艰难哉!若是当年没有秦始皇的一统文字,恐怕如今人们对甲骨文也是-头雾水吧。文章尚为未读完,情节让人欲罢不能。我曾把此书借给我的一个特别爱看书的同学,他看的很仔细,还与我时,他感叹道:‘这本书太好看了!'我很难不赞同。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