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论语》有感

 余尝闻: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言甚善,吾谓信然。适逢近日闲暇,得阅此书,颇有感悟,作此一篇,聊慰肺腑之言。

此书概孔子之旨矣,孔子之心意,亦即“仁”,引申为“爱人”,涵民本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凡二十篇短,寥寥数万言,而君子百遍矣。孔子不亦正如是者乎?语弟子行,不由点虚,游说列国。故君子为论语之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于君子小人之不同者,其所选之路不同。君子为义而奋,小人为利而贪。以致私以小谋取所欲者,本不在人,而君子则为天下众生计谋之,以义服人。于“觉”之富中自入室矣,而犹自谓“清”,此精神上之不德。

有一则,子曰:君子先起言而从之。君子于无为事前,不能言,而于为之后,亦不必向世人谓己为之,君子不向人夸己之功,而思进,是不亦学之精神乎?

《论语》乃数千年来为人处事之旨,儒学直据旧志之主位,古人学论语以决科,求取功名,今虽事变矣,而《论语》于世人心中教义深重,孔子犹指人大夫之礼,及其人之饮食。今人亦尚在不断之婉语,以求之新于此。

纵《论语》历数二千春秋,非能尽当今之心,然其思想,经永不期,吾辈当悟其精华,扬我中华之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此言告我:一君子不从毛之外与巧言以辨之,宜视其动也。其以为:君子应纳于言而敏于行。是以君子欲言之,不若以动行之。今左右之众人,多言语而少作为。何能救,难矣哉!

吾知《论语》与它经之不同在乎,其注者凡庸人之常食,告人何以生乃能致福,其为温暖人者。而何以生活,乃吾辈生活之重,亦师者应授之于学生乎!其关一人岂能有全也,岂有实之心。于今世充满诱、择之世,孔子之生活之道,可以心悟。

《论语》古今,皆未有几人甚精,故吾犹得善揣之。然而,世为农者,我之心亦至之,故吾以为《论语》者,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扬之善者,去之后者,然后善其所学。

君子者,论语至主,当立志为君子,以期其为我所续!

教师评语:此感以《论语》中君子之论为中心,表达自己成君子,续传统之志。以文言写成,颇有特色。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