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艺术》读后感600字

真正的艺术

《人类的艺术》这是一本经典名著,由一位美国作家—房龙所著。这本书记载了从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到十九世纪的现代派,从建筑、雕塑、绘画到戏剧、文学、舞蹈、服饰……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领域。翻开这本书,让我在了解人类艺术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洞见艺术发展所依存的人类社会。

这本书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介绍了形式不一的艺术作品,它简要的概括了全世界各国的艺术情况。

其中,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房龙在书中提到的陶器。希腊人所制作的陶器。在我国很早之前的石器时代也涌现出陶器。理所当然,那些单调乏味的古石器被我们称作为“艺术”。却不想,今日精美的瓷器不为艺术,只为普通的生活用品。我思索了许久,不知为何。或许那些陶器真正不同的地方是陶器背后人类所代表的智慧。我们现在不过是在一次次模仿、改进那智慧罢了。

上文所叙述的是针对作品本身。而在不同的国家中不同时期的艺术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的童年时期,正好是欧洲盛行中国艺术风的末期。那时,中国茶道的发展范围很广泛。当时,许多欧洲人去学习“喝茶”。现在茶馆不仅在中国减少,在欧洲茶馆也只是存放渔具的地方。“变了味”我脑海中冒出了这个词,今天的中国是由中西方文化组成的一个文明古国。我疑惑了很久,究竟是什么让中国曾经的传统文化、习俗到今天全都“变了味”,那些美丽的艺术都由谁来继承?在我眼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艺术。但科技在发展,人们在追求潮流,传承下来的艺术不是泯灭了就是“变了味”。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在为祖国的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是不是应该保留那些最传统的艺术呢?

更令人可笑的是,在十八世纪后期,“模仿中国”成了一种潮流。那些欧洲人都自诩为中国人,说话阴阳怪气,模仿着天朝大国的语言。在当时,我们应该引以为傲。但是今天,我国一部分的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在模仿那些欧洲人,与上文的想法相同。我认为模仿是好,但别忘了传统艺术。打个比方,乐器就的一典型的例子,西方的提琴、钢琴的确声音很美,同样民乐的琵琶、古筝的声音不是更美吗?

最后,房龙的两句话也让陷入沉思:

“近十五年来,艺术发展成了不讲实际,不反映真实的东西”。

“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与博物馆里那些从垃圾堆里捡来细心保存的东西相比,我在朋友的拍纸簿上看到的那些,并非描绘自然景象的抽象画更有意思”。

或许,真正的艺术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学习!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