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600字初中

【第1篇】

夏季,烈日杲杲,百无聊赖。一本《论语》让我找到了精神食粮和七月的风。

战国初期,一本《论语》问世并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孔子高尚的人格。古往今来,多少迷途中的人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多少麻木潦倒的人在这本书里找到了落下的灵魂;多少经历挫折的人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成功的钥匙;多少平凡的人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是一本使任何人都终生受益的书。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不管或长或少、或贫或富,也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何物,若有一颗谦虚的心,无不有所收获。在学习之路上,往往只顾低头往前奔跑的我们似乎遗忘了、忽略了、淡漠了……我们无视别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即使发现了,实则去效仿、去学习的人又能有多少呢?我们大多关心于负面的、消极的——尤在指责他人的方面。网络暴力正在传播和蔓延,可我们在批判别人的同时是否也问过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要改正否?我们只是浮于表面,只知分辨“善者”和“不善者”,却不懂“从之”和“改之”,我们应从现在起付诸行动,做这世俗间的一抹亮色。

通读全书,我发现孔子追求君子的品质。

何为君子的品质?

用《论语》里的话来说,君子的品质即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反省;是“见贤思齐焉”的谦逊;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的责任;是“君子成人之美”的善良;是“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的努力;是“知之为知只,不知为不知”的诚实:亦是“逐事不谏,既往不咎”的豁达。

一花,一叶,一菩提;一人,一书,一世界。 

【第2篇】

读《论语》有感

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孔子拜师》这一课,从这一课中我知道了孔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他很谦虚,并且不断求学,他日夜兼程去找老子,并拜老子为师,其实他那个时候已经远近闻名了,老师建议我们读一读《论语》,加深对孔子以及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建树的了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从中可以知晓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一般的《论语》共二十章。

《论语》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等章节。 

《论语》的句子都很有道理也很深奥。所以我借助书中的解译来理解其中句子的含义,我读起来其实有点吃力,但我发现其中的句子很有教育意义,例如《学而》里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就是孔子说:“别人不了解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了解别人。”原来古时候孔子就明白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缺点。还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从中明白我要不断的求知,培养兴趣,才能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我从《论语》中懂得了很多很多。我知道了做人要做君子,一定讲信用;做人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做人一定要知错就改!我知道了读书人求知之前要先做人,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有耻辱之心,要有是非之分。 

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便向亲戚朋友们炫耀,就存有自满的情绪,后来读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便虚心听取别人的看法,学习别人的优点。 

《论语》,让我慢慢知道知怎样做人;《论语》,让我知道了怎么去学习;《论语》,让我知道了怎么去对人对物。当然这些我还在慢慢领悟当中,谢谢老师建议拜读这本书,这本书我相信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它对我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