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700字高中

【第1篇】

记一帘幽梦

——读《红楼梦》有感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题记

《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之首,由曹雪芹和高鹗合著。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凉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了一个曾经。戏幕起时,缘分已由天注定,谢幕落时,缘尽人散无缠绵。

情殇赤阑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上一世神瑛侍者并不知一滴滴的甘露会幻化成他与绛珠仙草下辈子都解不开的缘,以及那些呢喃的夜语与未曾触摸过的浪漫轮回。层云的浩渺今生再次相遇,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桃花晕染,晕开多少年华往事;清风慢拂,又吹开了多少陈年旧事。倾一世轮回,终逃不过宿命的忧伤,可是没人理会黛玉的坚守。缘起缘落无意,心会一路跟随。“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不知当黛玉听了这句话时,前世的思念与执着报恩,今生可想起了?

悲莫悲兮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如果说林黛玉是百转柔肠,那薛宝钗就是明朗豁达。可薛宝钗没有反对,他默认了这门亲事,遵从母亲的意愿,嫁给宝玉。这也间接使得黛玉生命垂危之时无人过问。在宝玉大喜之时,恰是黛玉玉殒之时。可悲!可叹!真可谓散了青丝,葬了容颜。若不是前世的安排,或许她今生只想一壶清茶,盈盈几段闲话。夕阳暮下,嫩绿新芽。人间繁华赏罢,两袖清风归家。一城烟雨一城烟雨,一楼台阁。一花只为一树开,而黛玉又何尝不是一生只为一人泣呢?

梦影星尘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而在拜堂时,宝玉还以为眼前盛妆艳服的新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林姑娘。然落花无言,人淡如花。当他每每再看到秋风中枝头摇曳的花朵时,心中大概总会晃动那个在花间、在风中婉转徘徊的柔美身影。花谢花飞花满天,可这终究抵不过你的一滴泪珠啊!《红楼梦》中我还喜欢那还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的史湘云,还有那文墨极通、美丽而孤傲清高,不为世俗所容带发修行的女尼妙玉。宝玉对湘云也有着兄长般的关心与怜爱,而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无论结局如何悲戚,但过程总有欢宜。清音碎梦终是缘,一别永离成定弦。忆年少的花叶繁阴,望女子的孤芳自赏,怜情愫的无果而终,恋时光的细碎斑驳。冰雪可化,云烟可散,而情缘也终抵不过为一帘幽梦。

【第2篇】

读《红楼梦》有感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读罢《红楼》,掩卷沉思,书中的一切都扑朔迷离,让人抓不住。红楼再怎么繁华,终究是一纸荒唐的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这本书是用石头的神话故事开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为主的爱情悲剧,将一个封建贵族家族从繁荣走向衰亡的过程娓娓道来。

翻开书的那刻,大观园的大门为我们打开,温顺的袭人,孤傲的妙玉,怯懦的迎春,隐忍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这些人的一动一静皆浮现于眼前。

红楼一梦,道尽了大观园繁盛的景象,也道尽了大观园里那些人那些事,但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造成了大观园里的重重悲剧:跳井自杀的金钏,孤守青灯古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被折磨至死的迎春,远嫁的探春……在封建制度的残害下,那一个个妙龄女子最终香消玉殒,不由让人为之叹息。

晴雯正是受这封建社会残害女子的典型代表,她敢怒敢言,最反奴性,从不卑躬屈膝,也不愿向任何人奉承,纵使得罪了别人也不愿受气,是个性格倔强的女子。

抄检大观园时,在气势汹汹的势力面前,众人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明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但面对无理抄检,凭空诬陷,依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和蔑视:“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没趣”。一个凌然傲骨、敢怒敢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现眼。这显示了她对权势的蔑视,却也预示着她悲惨的结局。晴雯的死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剧,在那样一个大家庭下不可能容得下像晴雯这样个性刚烈的奴婢。她们要的是像袭人一样听话懂事的丫鬟,也就是封建时代所谓权贵推崇的奴性。

红楼梦的主旋律在于宝黛钗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大家长的眼中,宝玉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同样不被封建思想束缚的林黛玉才能理解宝玉的“叛逆”。时代的局限,封建的制度令他们的爱情历经坎坷,最终也难逃悲剧的结尾。在封建大家长眼中身带金锁的薛宝钗是位极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宽厚,为人世故,脾气和顺。但封建包办婚姻不仅没能为贾宝玉和她带来幸福,还让宝玉经历了生死离别。薛宝钗从小被灌溉封建妇女思想,而贾宝玉恰恰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这一场所谓的婚姻,亦是悲剧。

红楼一场梦,家族兴衰的梦,讲述封建礼教的梦。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最终,大观园的繁荣散尽。张晓风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不仅是一本讲述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经典之作,也是对某一个时代的回忆,两百多年来,多少人也评说不尽。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