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读后感600字

轻尘栖弱草,一世几浮沉

——读《人生海海》有感

人间无须走到末了,便已是百种滋味。

你我看似都逐渐在世事中修养出坚韧的品性,然而事实上,芸芸众生却总是生来柔软懦弱。昔日定当是未曾想过,甚至未曾怀疑这世上还需迈过挫折苦难。诚如松本清张所说:“人就是这样,会本能地逃避最根本的问题,直到不得不面对。”

“人生海海”,来源于一句闽南的方言,大抵意思从字面便可理解:人生如同海洋变幻莫测而又神秘的到了迷人的境地。对于书中的“上校”而言,已是再不能更贴切了。

作为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特务兵,深入敌后多年。战后因过硬的医术在收编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可谓居功至伟。然而无论怎样黑暗的年代,最是丑恶处却是人心,“热情”的文革,“光荣”的文革,为何执迷于迫害英勇的战士,只因曾有国民党的履历,便足矣成为“审判”他无可开脱的罪证。那个年代总是这样,人们为麻木所支配,于是心中负面的情绪便能跳出来自诩正义。

然而纵然面对这般寒心的局面,正义的脊梁却从未柔软脆弱。无须畏惧这所谓的的“审判”,因为裁决的剑柄必将从小丑的手中滑落。无须理会这所谓的“批斗”和“怒骂”,因为这不过是一场无能者的闹剧。书中情节的巅峰在我看来,其实并不在于“上校”与红卫兵的对峙,也不在于最后一切秘密的揭晓。而是在红卫兵们丧心病狂的要找出“上校”是汉奸的证据,他却以发疯作为最铿锵有力的回击。人的意志,总应当不屈从于任何强权和压迫,总不会因为走到幽暗的角落而黯然失色。

“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叫勇气。”书中的这句话不禁又能令人想起余华先生在《活着》写到的富贵:前半生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后半生家破人亡,到老才才学会淡然与牛为伴。相比之下其实“上校”所经历的其实更为苦涩,因为他未曾做过任何有失偏颇的事。他有人爱戴,有挚友相伴,有所爱的人。他的人生是有所牵挂的,因此当他选择玉石俱焚时,便越叫人感到窒息和悲怜。

或许命运天生就喜好玩弄人的,天堂地狱在他眼中不过毫厘之差。生命的大起大落皆是不测之数,于是有的人宁愿平庸也不赌无定数的未来;有的人的幸福如同黄粱一梦醒了却叫他疯癫;有的人又贪又怕便谨小慎微,面目可憎;有的人自我沉沦自我埋没,让人叹惋。人生如海,越是行至深处越是骑虎难下,有的越多便经历越多,失败了便更难放下,我们总是活在这个矛盾中却又乐此不疲。又或许像《老友记》中所说:现实世界就是糟糕的要命,但我们仍然会爱上他。

轻尘栖弱草,却也如白驹过隙。这一生如若总免不了浮沉,那么就算未能知其全貌,也要看清这人生之海中,我们最期盼的景致。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