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高一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题记

第一次在书店里见到这本书时,便被这句话吸引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与怎样的一个园子,有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二十岁,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怎样潇洒放肆的年纪,但不幸却降临在了他的头上。他截瘫了,在余下的生命里,轮椅将成为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照作者的话来说,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作者将地坛当做自己的朋友,对每一段残垣,每一棵枯树,每一片草地诉说自己的心事,整本书都洋溢着淡淡的忧伤。作者刚刚残疾时,怨天尤人,整日闷在家里,只有下雨时才愿意出门。他的母亲便花钱雇人来洒水,作者在母亲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出了阴影。直到母亲逝世,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坚强地生活了下来。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就是因为作者的腿残疾了,他才有更平静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去享受生活,去感受每一处微不足道却拨人心弦的美。

人生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每一次都有可能将你击垮。但是,困难就像是弹簧,你强它就弱,而你一旦软弱下来,它就会来攻击你。所以,只有将自己的心武装起来,坚强地去面对困难的每一次挑衅,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回到书本上,《我与地坛》真正感动我的地方,是作者真挚的心。他将地坛真正的看做自己的朋友,去感受它的每一寸土地,再付诸真心写下,这样的文章是最能打动人的。在书中,我看不到一个残疾人的卑微,却看到了一个经历生命大起大落后依然热爱生命的坚强者。上帝收回了他的腿,却给予了他地坛。我想,或许作者在那个下午,摇着轮椅进入地坛时,就已经为自己漂泊的心找到了一个港湾吧!

如果我也有地坛这样一个朋友……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心中……

——后记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