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第1篇】

生命的意义

——读《斑羚飞渡》有感

有一种意义,叫做生命的意义。有一种延续,叫做生命的延续。生命究竟是什么呢?生命是脆弱的,就像刚出生的小鸟,弱不禁风;生命又是坚强的,就像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一棵棵小草,生生不息。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一切都在暑假,我读过的一本名叫《斑羚飞渡》的书里找到了答案。

《斑羚飞渡》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写的。它主要描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镰刀头羊把这群斑羚分成两队,年老的一队,年轻的一队,这些老斑羚用自己的后背帮这些年轻斑羚成功飞渡到对岸,而自己却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在伤心崖上架起了一座生死桥,并最终帮年轻的斑羚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的故事。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山涧的上空,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读到这里我震惊了,那老斑羚从容走向死亡飞身一跃的画面仿佛就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地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是八路军某部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他们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最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英勇跳崖。他们的纵身一跳为群众和部队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们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属于他们的生命意义。

我的身边也有很多英雄,他们和老斑羚们一样,看似平凡,但又极其伟大。当可怕的新冠病毒出现时,当全国各地居家抗疫时,有这样一群医护工作者,他们从四面八方奔向抗疫第一线。在危险时刻,他们不分昼夜的工作,留给他们的却是满脸的伤痕,体力的透支和被传染死亡的风险。可是他们依旧没有退缩,平凡的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病毒肆虐的危难之际,不顾自己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为他人赢得生的希望。其实像老斑羚它们那样默默奉献的人很多:像青松一样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老师们;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爸爸妈妈们……他们在默默奉献着,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写出了属于他们的生命意义。

生命只有一次,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第2篇】

为团队牺牲自己 

——读《斑羚飞渡》有感

我喜欢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其中《斑羚飞渡》感触甚是深刻。即使自己坠入山崖,也要用一双双隐形而庞大的手托住整个团队,托起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一打开封面,一只幼小的斑羚踩着一只年老的斑羚的背,纵身一跳,在空中跳跃、旋转,他们即将面临的是距离自己几百米的地面,毫无疑问,他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跳崖,只有1/10000的可能平安落回地面;第二,死亡,他们要是不放手一搏,就是落入猎人的枪口。《斑羚飞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群被逼致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用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让年轻的斑羚摆脱困境……

就连动物都能在危难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激扬浩荡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子女的生存,就算死也不愿落入敌人的口中。这对于猎人而言,这将是一场辉煌的狩猎,而对于这群斑羚而来说,这将是一场灭绝性的屠杀!而他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斑羚们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获得延续生命的机会。

斑羚们没有要求,没有强迫,也没有讨价还价,好像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一种本能,而不是一种荣耀。当你深爱着你的团队、集体时,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牺牲意味着个人的舍弃、献身,也意味着团队的得到、重生。《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英雄——5位壮士为保卫部队的安危,故意把敌人引到悬崖,最后无畏跳崖,英勇牺牲,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部队战争的胜利。战斗英雄黄继光,原任营通讯员的他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弹药用光的情况下,他舍身用坚硬而伟大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烈火英雄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任凭烈火灼烧自己的身体,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而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绳头微利而牺牲团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只是为只是为了满足他卑鄙的内心。

人要燃烧自己,像灯塔一样,用微弱的光为黑夜星不能航行的人把道路照明。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