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追随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在这炎热的暑假里,我阅读了儿童文学《永远追随》,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本书共有8章,以与众不同的毛驴小白的寻找为线索,从香花岭写到香花岭,语言生动、情节精彩、引人入胜。这本书我十分喜欢,真是爱不释手,想一口气读完它。合上书,我的心里有吃惊、有震撼,有感动,也很受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感触最深。 

本书主要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两位少年与借住在陶佳家的红军之间的故事。而借住在陶家的那位身材高大、说话语气和蔼的首长“大老李”,正是的毛泽东。毛主席领导的红军队伍爱护百姓、秋毫无犯的一举一动,深深打动了陶家每一个人,也赢得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的信任。写到对红军的由疑惧到信任,从数日相处到红军撤离,再从红军撤离时要借用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快乐来源的那头与众不同的驴,到没有按承诺如期归还、两少年踏上寻找之旅,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用少年纯真的眼睛和情感见识残酷的战争。这是一个关于信任、诺言、信仰的故事。 

故事中让我吃惊的是旧时百姓生活的贫困,和在食物极其稀缺的情况下善良的陶家人还将好吃都给了大病初愈毛主席,使我感受到农村百姓生活不容易。 

故事中令我更震撼的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还想着如何保护寻找毛驴的两个少年、如何兑现诺言;在面对生死考验中共产党人从士兵到领导人毛主席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利益。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红军很弱却能够打破强大的国民党军的封锁,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故事中两少年在追寻毛驴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认识到在共产党人心中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最重要。孩子们在历经曲折后终于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得知原委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关于“民心是基石中的基石”的教导直接点明了小说的主题,让我感受到了毛主席伟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民心的重要。 

故事结局是惨烈的。国民党屠杀了所有曾经与红军有过接触的百姓,陶百川的舅舅一家和父亲等包括毛驴小白,都惨遭毒手。陶奶奶最终毅然以“死”了却了孩子闷对家的牵挂。死前要求两个少年永远追随毛主席、追随红军。陶奶奶的大义,令我十分感动。 

通过阅读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成长了许多。通过阅读让我认识了战争,认识了敌人的残暴和狡诈,也认识到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通过阅读让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机会和美好生活,是共产党领导的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要努力学习,我们要永远追随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不息。

【第2篇】

《追随者》

---------《永远追随》读后感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方向的灯塔;书籍是精神的食粮。今天,我要推荐一本热血的红色书籍---------《永远追随》。

这无疑是一个风气云涌、兵荒马乱的年代,陶家平静的生活就像一面印着镜花水月的明镜,被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瞬间打破。当整齐肃穆的部队出现在瓦肆田间,艰难的长征也拉开了帷幕。小镇迎来北上抗日的中国红军,迎来了和蔼可亲的“大老李”毛主席,迎来了舍己为人的战士们。从疑惧到信任,两个小主人公和红军建立了纯洁质朴的友谊,甚至把家中最重要的驴子借给了他们,可这一次却没有见红军归还。无奈之下,一股子少年意气与失去驴子的冲动让陶百川和周三才踏上了寻驴之路。可一路上总是阴差阳错的错过要找的人,但不变的是红军的慎重对待。在战争之中对红军的追随也让他们二人直面炮火硝烟的残酷,有了蜕变式的成长。

“艰难历程波澜壮阔,赤忱初心历久弥坚。”读完此书,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满是长征路上的波澜壮阔。书中让我们看到了湘江之战的残酷,内容直击心灵,记忆犹新。陶百川的自尊好强,陶家奶奶的人情练达,百川爸爸的谨小慎微,毛泽东的赤子情怀,彭德怀的直率豪爽,小战士马天来的质朴忠诚……看到这些战士的无私付出我在敬佩的同时更加地庆幸,庆幸我出生在海晏山清的和平年代,但同时,一股热血与豪情又包裹住我,我渴盼做一个同样“永远追随”的人,为国为民哪怕只是献出一丝丝微小的力量!茫茫人海,找人尤难,但长征路上那一个个用不屈的信念踏就的脚印,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不仅仅是书中的号召,在生活中也启迪我不断成长。都说赛场上见真章,我们一直自诩厉害的篮球队也遇上了钉子。有一回,对方队员队员人高马大,实力可见一斑。比赛刚刚开始我们便连失三球!这是多么恐怖的“战斗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却始终一球未进,无力感也渐渐包裹住我们。是进是退呢?一边是可能无用的努力,一边是成功进球证明自己。退堂鼓在我心中已隐隐有了响起的迹象,但读过的书中浴血奋战的身影不会忘,那些为国牺牲的革命者的铮铮铁骨烙在我的心里,我一想到那些革命者为了祖国而牺牲,我就鼓起了勇气,无论成败,坚定无畏!最终,即使输了,但仅仅以一分之差,我们是战胜了畏惧后退的自己!

我们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更应该怀着坚毅与勇毅不断追随,追随着使命与初心,追着信仰与道义,追着绵延数顷的山河表里与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中国红!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第3篇】

陶百川,小名川伢子,今年十三岁;周三才,小名三娃子,今年十二岁,他们俩是一对表兄弟。他们和奶奶、瘸腿的舅舅还有毛驴小白,住在湖南的香花岭。一家人是在街上做卖豆腐的生意,虽然他们不富裕,但是他们一家人都很淳朴善良,也热爱生活。 在一个宁静的早晨,一行不速之客忽然来到村子里,进入他们家中。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红军,由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打算借住在这里。一家人和红军们相处了好几天,互相之间由怀疑到熟悉,渐渐有了信任。当红军的队伍要走的时候,红军马天来借走了他们家的主要劳动工具——毛驴小白。可是马天来却没有在约定好的时间把毛驴送回来。一家人又担心又生气,哥哥陶百川一气之下便带上弟弟追随西上的红军,想要回毛驴小白。他们从香花岭一直追到延安,俩兄弟追着红军走了几百公里。 

第一次,在九嶷山追上红八军团时,俩兄弟却没有提起要毛驴的事,他们不相信眼前的这些红军,也怕别人笑话是为了一头毛驴。两兄弟决定继续前进,一定要找到毛主席。第二次,他们在蒋家岭遇上红军三十四师,被红军小王误解后,哥哥陶百川更是气得夺枪指向自己的太阳穴。第三次,在凤凰嘴,他们跟着红军八团一起渡湘江,却也亲眼见着连长赵永胜为了救大家而牺牲了自己。第四次,在猫儿山,俩兄弟终于见着了毛主席,可是他们再也不想提起要回毛驴的事。一进毛主席住的院子,便哇哇大哭,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早就讨回了公道,感受到了共产党才是一心为人民的。最后,毛驴小白却因为帮助红军运药品,被湘军杀害了,而兄弟俩人也因此加入了红军。 

《永远追随》——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有很多的感受,可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俩兄弟的机智、聪明、勇敢,还有永不放弃、永远追随的精神。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出远门追随红军,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一路之上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无助、恐惧,担忧的,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放弃,最终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终于找到了毛主席,也讨回了公道。 

两个淳朴善良的少年,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勇往直前。他们的心中有着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找到敬爱的毛主席,让毛主席来帮助他们讨回自己的公道。他们年纪虽小,却永远追随着自己的信念,永不言弃,永远向前,最后实现了愿望,自己也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和升华,成长着光荣的红军战士。 

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向两位少年学习,不怕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本领;传扬美德,热爱自己的祖国,做信念的永远追随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