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后感800字

鉴古明今,家训的力量——读《颜氏家训》有感

鉴古明今,家训的力量

----读《颜氏家训》有感

家无训,不成治。现如今每个家庭都几乎有一套自己的准则,或许没有明确的书写成文,但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颜氏家训》全书总共八卷二十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被称为中华“家训之祖”。对现如今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某些家庭中,“青春期”加“学生”这两个词成为了家庭主要矛盾的来源,这时家训的力量将会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家长要学会运用家训,更要让孩子也了解家训的含义,如此方能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

《颜氏家训》“教子”篇有云:“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这就是说有些家长不教育呵斥子女不是对他们溺爱害他们,只是不忍心罢了,而有些家长教育督促子女的则是为他们好,是不得已的事情。可是现如今的子女往往体会不到家长的辛酸,家长管你了,你说她太烦,不给自己人生自由;管的松了呢,一时舒爽,长大以后往往就会发现自己的路走小了,走弯了,甚至会反过来怪罪自己的父母为何没有在自己年轻时提醒自己。

而如果家长和子女能深入研究《颜氏家训》,或许将能得到不少有警戒意义的典故。南朝时有位大司马名叫王僧辩,家训严格,其母魏夫人也性格很是严谨正直,王僧辩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稍有过失,其母犹捶挞之,如此成其勋业。

还有一个例子跟王僧辩恰恰相反。梁元帝时期,有个读书人聪明且有才气,深受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一句话说得漂亮,父亲就到处宣扬,恨不得过往的行人都知道;但若他做错了一件事,父亲极力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够改正。这个读书人成年以后,粗暴傲慢的脾气日甚一日,最后因言语不检点冒犯了周逖,被其抽出肠子,用他的血来祭战鼓。

这里的棍棒教育故有不妥之处,但也能说明父母的教导对于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作为青春期的子女更要以宽宏豁达的心态给家长提出建议和彼此沟通的机会;作为学生我们还要虚心受建,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要知道“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如同天性一般,融入骨髓血脉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一生。而一个优秀的家训正是塑造良好习惯的必要条件,让我们鉴古明今,在《颜氏家训》中寻找前行的力量,父母切忌无教而有爱,子女切忌自封而狂傲,如此方足以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满。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