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包裹》有感1000字

青山绿水,天高云淡,这是云南留给人们诗画一样的美。可是,当我的视线随着《包裹》的镜头在瓦岩小学缓慢移动时,我觉得这座大山比那山灵水秀更令我感动,也更加唯美。

瓦岩小学,一个在大山深处,简简单单的几块青灰色的砖头垒起的学校。在这儿,没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没有供孩子们娱乐的篮球乒乓;没有孩子们渴望的很多很多。几间破旧的房子在雪中孤零零地站着,仿佛在平静中诉说着无尽的悲哀。

每一次镜头把这苍白的没有生机的背景扩大再扩大时,我总是觉得生生不息的坚强在这里喷薄。

王燕,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不过八、九岁的小肩膀扛起的却是整个家。照顾身患重病的爷爷,操持家务,艰难求学,然后又经历与爷爷的生死相隔。真不知她的勇气来自哪里,她的坚强是谁给予的。当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雪色中时,一抹灿烂的阳光照亮了瓦岩小学。她的路还很长,他一定会越走越远。

还有小勇,因为家里穷,几次辍学跑回家放羊。一双鞋,也要留到过年时才能穿。这就是山里面的人,他们穷惯了,他们也穷怕了。顾树理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个圆环,它中空残缺,却又首位相衔,不是圆满,每个人都活着自己的生命,唱着自己的歌。瓦岩的人们在大山中艰难的追寻着他们自己的歌。

当这歌声穿破了重重的阻碍,飞到人们面前时,人们才知道在美丽的云南还有一个地方叫瓦岩,它需要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我们没有成为一名无情的看客,在这个冬天,瓦岩的人们收到了很多很多他们不曾想到的礼物。

有一首歌叫《爱的奉献》。这个世界其实很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很多的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关注瓦岩的时候,瓦岩的人们笑得更踏实了,踩得步伐更坚定了;瓦岩的孩子们不用带着奢求的眼神在山中摸爬滚打,孩子们的目光更加空明澄澈。对于瓦岩,或者对于更多像瓦岩一样的地区来说,未来依然是路途遥远,但他们一定知道“道远志坚,去远不忘。”我的思绪随着镜头飞快的转动。我也要有一份我自己的“包裹”寄给他们。

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或者说是作为一名年青人,我认真掂量过自己的位置。我也有很多的顾虑,。像刚刚来到瓦岩的吴立山、郑燕老师一样,也有很多的小心思。我能不能像蒋老师一样,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山里,我心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我可以像吴立山老师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争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包裹,我也要去做。

这个冬天,瓦岩小学的色彩不再是单一的白。一面同太阳一起升起的五星红旗照亮了瓦岩;这个冬天,瓦岩小学也不再是冰冻三尺,源源不断的爱的暖流汇集到这里,一起迎接瓦岩的春暖花开,一起续写大山深处的坚强。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