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恰同学少年》有感1800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充满着豪情壮志。一部以“同学少年”为主题,描写毛泽东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生涯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一经播出,反响非常热烈。有评论说,此剧除了立意新颖、清新自然外,还有很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这首雄壮的第一师范校歌声中,还有毛泽东等学生背诵《少年中国说》的时候,白衣胜雪的青年们齐聚在校旗下的那些片断,让人看得十分振奋。我们现在的80(年)后(出生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为他人考虑过。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部剧中,当毛泽东带领同学朗读《少年中国说》时,这画面我觉得就是一种渲染,给我们非常澎湃、激昂的东西。 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孩子都要面对自己的老师老师要面对优秀或者不优秀的学生。怎么把他们培养成栋梁,是当今中国社会关注的话题。

毛泽东是一个普通青年,他不是高高在上、更不是一个神,有他自己的困惑、迷茫和感情,也跟我们一样存在着偏科。19至24岁的毛泽东,和许多普通青年一样,有冲动、偏执、倔强等弱点。因为志存高远,所以他深受老师、同学的赏识,读书期间就崭露了领袖群伦的才识;因为个性鲜明,所以为人行事既有非凡的胆识、又往往引来争议,是个无法按常规衡量的人物。历史的经验表明,这样的人物在“向左,向右”的人生关口,若适得其时,就如蛟龙入渊,若生不逢时,则可能被扼杀天才。所幸毛泽东在湖南一师遇到了一批因材施教的老师。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而不是压制或者“裁短”学生的优势去迁就一般的标准。

剧中有这样一幕:针对毛泽东考试成绩有的正数第一(如国文等社会科学)、有的倒数第一(如数学)的情况,老师们在一起展开讨论,有的老师说他既聪明又勤奋,有的老师说他聪明不勤奋,有的老师说他勤奋不聪明,还有的老师干脆说他是既不聪明又不勤奋……可谓众说纷纭。这样一个学生,可以说他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一个独擅专长的奇才。如何看待这个学生,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杨昌济老师指出,那种恨不得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才、通才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对毛泽东了解甚深的杨昌济老师和孔昭绶校长知道,这是一个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他的着眼点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之修身成才,而是把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之发展、国家之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关心时局和社会问题,立志改造社会,所以把学习重点放在文学、哲学和史地等学科上,对不感兴趣的课则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屑去争高分、满分,而且他个性极强。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善加引导。事实证明,如果用僵化呆板的应试教育框住他,那么中国最多多一位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的教书匠,可能就没了后来那位领袖群伦、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了。

还有一幕,毛泽东在当地警察的帮助下,智降三千持枪士兵,保住了长沙,这也是毛泽东组织的第一次军事活动。五年期满,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同时新民学会正式成立,之后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剧中还有一人物值得一提, 就是刘俊卿。我认为刘俊卿是有理想、有追求,但他追求的不是那些,他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现实的、自我的一些东西。他是一个比较物质的人,需要追求自己的名和利。但他有一点值得认可,就是他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这是现在的年轻人身上缺少的东西。 刘俊卿,身上就有许多不良习气。老父亲冒严寒顶酷暑靠卖臭豆腐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已经够拮据的了。可刘俊卿呢,攀比心理十分严重。不管父亲能否承受重负,偏要与纨绔子弟看齐。居然在公众场合说自己的父亲是雇的挑夫。这能说不是教育失败的一面吗?难道不是有些父母望子成龙而最终失败的真实写照吗?这也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现在的父母应该从这个人物上有所收获。

我认为这是给现在的家长们敲一个警钟,对待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不能一味去灌、去宠。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孩子接触的东西非常多,比如网络、武侠小说,怎么在现在的社会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部电视剧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也让我看到了毛泽东的另一面:他张狂,忧国忧民,志向远大,冲动倔强,贫穷而有骨气。不但敬佩他的丰功伟绩,还敬佩他学生时代的许多作风: 

我敬佩他爱好读书,却因买书订报而买不起一双1毛五的鞋; 

我敬佩他不慕虚荣,胸怀坦荡,豪情万丈,心系天下; 

我敬佩他倔强狂傲,正义直爽,从不服输; 

我敬佩他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自信自强,文采飞扬。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