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种子

一首首唐诗,一曲曲宋词,一篇篇古文,一个个笔画……这些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语文课文,无不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魅力与智慧。

从记事起,我就开始学习语文。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咿咿呀呀、奶声奶气地念“鹅、鹅、鹅”“床前明月光”和《三字经》《弟子规》,却全然不懂这些字符的意思,只是在心中默默地记下了一些韵律,种下了一颗沉睡着的语文种子。

直至进入了幼儿园,这颗种子才慢慢地被唤醒。随着对拼音字母的逐渐认识,以往那些对于我来说异常陌生的方块字,在我眼中变成了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精灵。看呀!它们在这儿排成一队,小花小草就在其中盛放;在那儿排成一队,小鱼就在水里游,小鸟就在天上飞。它们异彩纷呈,散发着力量与美好,真正地帮我打开了语文世界的大门。

后来,我上了小学,那颗语文的种子,就开始发芽、长叶,慢慢地成长着。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文字,深刻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内涵和情感:水在流动,火在燃烧,太阳带来光明,月亮洒下银辉。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阅读。从绘本到童话,从一行行到一段段;从文学到小说,从一篇篇到一本本……我徜徉、沉醉在语文世界中,不断提升和充实着自己,那颗语文的种子也因此生长得越来越茁壮。

我也同样喜欢诗词那种超凡脱然的境界。它们与白话文不同,却又和白话文紧密相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么简洁明了,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却洋溢着格律之美、大气之美,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遥远荒凉的边塞……它们与现代诗不一致,却又和现代诗密不可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么直接明白,没有半点含糊和迟疑,没有刻意的限制与格调,却情真意切,不由让人联想起诗人戴望舒先生那迷茫凄婉又悠长的雨巷……

“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无法割舍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爱护它、继承它。希望每一个人都被种下一颗语文的种子,并让它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