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词话》有感800字

读《人间词话》有感

初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时,我的感受是明朗的。开篇一句“词以境界为最上”,是全书的起始,亦是总结,更是其核心观点的呈现。他的语言是朴素及简明,却不失优美与端庄。

他的字句清澈通透,使一旁的注释和译文似乎都成为了多余的赘述。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浪漫主义的诗人善于造境,他们能将自己浪漫的情绪完美的融入于众人眼中寻常普通的事物,他们的眼睛能看见石头里的璞玉。而真诚的现实主义诗人则将写境做到了极致,从他们的吟诵之中,读者仿佛能够穿越回千年前的烟火红尘,看见历史的纷争,感受仁人志士的忧思与情绪。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亦是境界的两种类别。“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人好似桑榆美人,在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里,与花低语,却依旧难解忧思,这痛楚是令人为之揪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在这首诗里,词人的思绪或许已融入到菊花的芬芳与南山的雾气里,渐渐朦胧依稀。同样的陶渊明,既能将闺怨愁苦的“有我之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又能在悠然饮酒之时,以其豁达释然的人生态度,达到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于我而言,这实在是绝美,实在是难得。

在通览全文的过程中,一段关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李煜贵为宫廷太子,不谙世事,养尊处优,他天真让他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主,然而除了是前任帝王的血脉,他从来就不会成为君主。无与伦比的才华与敏感柔软的内心使他成为天生的词人,而当他从昔日的空中楼阁跌落屈辱痛苦的深渊时,他颤抖,他困惑,即使是他的眼泪也能化作诗篇。“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正是对李煜等古代词人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使人为之倾倒的——究竟是他所谓的全新文艺理念,还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巨大的宁静?在这本文学批评著作中,王国维以“境界”一词来评价词的高下优劣。境界的创造,境界的虚实;境界有分大小而不以优劣区别,有境界的诗词是景物的描绘亦是人心中的喜怒哀乐的倾诉。而全书最据代表性的“人生唯美三境界”,也成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一条“人生道路”。 可以说,境界为他的文艺理念提供了合适的文字载体,又或许,境界一词本身,也正因为他的娓娓道来,而被赋予了更深更美的意义。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