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文城》读后感800字

心中的文城

------------读余华《文城》有感

“这里是文城吗?”衣衫褴褛的北方男人林祥福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问道。 当地人奇怪的看他一眼,摇摇头道:“这里是溪镇。”

“溪镇……”林祥福念叨着这个词语,声音随着风声慢慢溶解。

-------------题记

知道余华出版了新小说时,我感到惊讶。细想来,我对余华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活着》结尾的村庄黄昏,但这位已迈入六十的老年作家依然笔耕不缀。买来书后细读,书中余华用朴实平和的语气写下他对心中温柔故乡的追寻。

《文城》叙述了一个不算复杂的故事。北方男人林祥福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小美”一路南下,寻找那座“文城”。最后他寓居于溪镇,靠一身木匠工艺生活。他经历了冰雹、悲伤、恶俗、匪乱,也经历了红事、孩子成长,几经周折与失望,最终他死在南方的兵匪之乱中,葬回北方,一切归零。

乍一读,这是一个像《活着》一样的悲剧故事,实际上余华是通过追寻“文城”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对心中理想乡的向往,因此小说中也不乏温情侠义的桥段。林祥福在溪镇认识了生死之交的换命朋友顾益民,即使自己被土匪折磨至重伤,苏醒后第一句话依然是“为何不见林祥福”;陈耀武在母亲含泪催促下追上土匪,用自己换回了林祥福的女儿林百家;耀武被土匪割下左耳,却被一位外号“和尚”的土匪放走,甚至为他赶路准备了食物……余华用他特色的朴实平和的笔调记述这个小镇的生平起伏。

关于这本小说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说远不及巅峰作《活着》,有人说写的无功无过,中规中矩,此书没什么特别意义,还有人说小说主角不够鲜明,倒是一些配角非常鲜亮……毁誉参半的背后是一个风格愈发枝繁叶茂的余华。这本书的诞生不是为了遮蔽《活着》的光芒,也不是要开辟一个新的历史,只是余华对心中的文城的追寻。有人说过,余华写欲望最厉害,这本书中余华同样是通过对那个兵匪横行、黑暗动荡社会中善良朴实的人描写中,透过“文城”的欲望探索灵魂。每个人心中的“文城”是故乡,那座直击灵魂、抚慰心灵的“温柔乡”。

最后余华将笔调停在了一个特殊的场景上。林祥福倾尽一生所寻找的妻子小美最后算是相遇了。林祥福的棺材在运回北方途中,短暂停在一处墓碑前,而这正是小美的墓碑。两个人最后在灵魂上达成了相遇。

小说停在了溪镇西山脚的隐蔽之处,看着护送棺材的人慢慢远去,交谈声也慢慢消失在远方。

“他们计算着日子,要在正月初一前把少爷送回家中。”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