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900字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权。”

——题记

豫才先生向来是我所敬仰之大家,而今得以读完先生的《呐喊》一书,如饮水,心中不禁泛起热浪澎湃。

先生的文字总每每今我折服,有如尖刀一般锋利的文字,锋芒毕露,鞭辟入里,酣畅林漓。《呐喊》便是那利刀之刀失,尖锐而冷峻,猛士一般划破无边的混沌的夜,唤醒马那万难破毁之铁屋中那些个熟睡之人,于是那铁屋便有马破毁的希望。

我翻开《呐喊》,就感受到其中的沉重。自序开头,先生叙述儿时为重病的父亲奔波忙碌于当铺和药铺,语言无华,字句间甚至一点波澜起伏也无,但是“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这一句就硬撕开了我的心,那种钝钝的痛,很闷却疼得厉害。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借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也便魯迅先生不惮于前驱。《呐喊》中鲁迅先生的自叙控诉便是他在孤独冷酷麻木黑夜里用来点亮自己前行道路的烛火光。

要我印象最深,就是鲁迅先生写的这“狂人”了。《狂人日记》第一篇日志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似乎与“今晚月色很美”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不然,细品之下,意思却大不相同。这似已经为狂人的“狂”铺垫。我觉得“狂人”还有一个名字叫“束手无策的清醒者”。他觉得谁都想要吃他,他一边吃惊又一边不安。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可是,却无一人看待他为正常人。从世俗的眼光看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上看他是先知先觉。

《呐喊》无声而有言,如同一把利剑直刺人们心中,它看似低沉且昏暗,却是鲁迅先生为前行勇士高唱的嘹亮颂歌,是低沉的语调和高昂的斗志碰撞摩擦出的尖锐火花。沉默是最大的迫害,圣者是从不缄默的。

《呐喊》是一本很值得我们阅读的名著,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反封建思想。他的言语犀利,刀刃直指敌人的心脏;他的感情沉重又深刻,包含了多少对中华民族的爱!呐喊了封建社会人们麻木的灵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