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缩写作文350字

【第1篇】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红军进入草地。许多战士得了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和两个病号。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便吃完了,老班长就到处找野菜、挖草根给我们吃。看着我们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长整夜合不拢眼。

一天老班长发现水塘里有鱼,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给我们吃,但每次钓到的鱼都少得可怜。我从没见老班长吃过鱼,一次,我发现老班长硬咽着我们吃剩的鱼骨头。为了找鱼饵,老班长起早摸黑,翻了无数草皮,有时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他的眼睛坏了,找野菜就一棵一棵地摸。然而,他怎么也不同意我帮他一块儿找野菜。

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瘦得皮包骨头。一天,老班长拿着鱼钩去钓鱼了,好长时间不见他回来,我们在水塘边找到他时他已昏迷了。为了挽救老班长,我好不容易钓了一条小鱼给老班长吃,他已奄奄一息了,却怎么也不肯吃,还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牺牲了,我把鱼钩包起来,想等革命胜利后把它送去革命烈士纪念馆,让人们都来瞻仰它。

【点 评】 《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这篇课文比较长,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文中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舍己救人的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缩写时这方面的内容就要多写一些;至于人物的外貌可以删去不写,人物的语言、神态有的可以一笔带过,有的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叙述,做到简洁、精炼,这几点,小作者在缩写时都做到了。

【第2篇】

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我们三个病号实在跟不上队伍了,于是指导员就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队伍后面。

两袋青稞面已经吃完了。茫茫草地上什么吃的也没有,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看到一些水塘就把缝衣针做成一个钓鱼钩,想方设法钓鱼给我们吃……他自己总是背着我们吃饭。有一次老班长收拾完碗筷就走了,我悄悄地跟了过去。一看:老班长坐在那里,嚼着几根草根和吃剩的鱼骨头。我明白了一切,眼泪止不住地流,老班长看见我明白了一切,就马上嘱咐我不要告诉旁人。就这样一路上他把能吃的都让给我们吃,自己却一天天衰弱下去。就在快走出草地的一天,老班长终于倒在了草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我们抽噎着,把老班长唯一的遗物——鱼钩,包了起来,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班长的故事,学习老班长的精神。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思想光辉。

【点 评】方程茜同学用近400个文字保留了这个经典的故事《金色的鱼钩》的原貌。她描述了当年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困苦。老班长用宝贵的生命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帮助三个伤员走出草地,保存了革命的力量。自己却饿死在草地上。他那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在这个鱼钩上熠熠生辉。作者紧紧抓住原文中心,保持人物的原有特点。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第3篇】

缩写《金色的鱼钩》

临安市城南小学五(2)班 吴佳艺

1935年的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因为炊事班长年纪大,大伙都叫他“老班长”。一路上,我们走得慢,不到半个月青梨面就吃完了,老班长就到处挖野菜给我们吃。看着我们一天天地瘦下去,老班长就用缝衣服的针做了个鱼钩,每晓都去水塘边钓鱼,做成鱼汤给我们补充营养。

老班长比我们还瘦,但他还是到处给我们找食物吃。每一次,他等我们吃完了,就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几下,便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了。这事儿被我看到了,可老班长却安慰我说,我们一定要努力走出这片草地。

有一天,老班长只钓来了一条很小的猫鱼,我们每个人只有一点点。可我却吃不下了。老班长鼓励我们,叫我不要太脆弱,把鱼汤喝了。我端起搪瓷碗,觉得碗有千斤重。我转过身,泪水大颗大颗地落在碗里。我把鱼汤喝完了,老班长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我的喉管就像万根钢针扎般的疼。

一天二十多里,我们终于快走出草地了。可是,老班长却不行了,他倒下了。我把鱼钩包好,放在了衣兜里。

如今,这个鱼钩放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大家都来瞻仰它,学习老班长的精神!

【点 评】 《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篇幅长,人物的语言、神态、动物描写细致入微,缩写难度较大。小作者能抓住主要内容,围绕主要人物来缩写,要素交代清楚,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语言简练,重点突出,保持了故事的相对完整和人物原有的特点。做到了“抓住主干,去除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