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建设街小学老校长高玉海500字

2012年2月16日,天气乍暖还寒。我们建设街小学三名小记者在于莉校长和尚红利老师的带领下,看望了退休老校长高玉海。在去的路上,于莉校长给我们介绍说,老校长今年已经是七十八岁高龄了,老人家身体不太好,最近刚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心脏里面一共放了七个支架,了解到这些,我不禁为老校长担心起来,现在他的身体怎么样了,我们的拜访会不会影响他的休息啊......  

一踏进老校长家的小院,我就感受到了一种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只大公鸡喔喔地叫着,几只小麻雀蹦跳着啄食吃,一副大展宏图的春联为朴素的小院增添了几分喜气。老校长一见到我们,心情很是激动,于校长和尚老师连忙送上我们学校出的校刊和画册,老校长一边用心地翻看,一边翘起大拇指说:“太好了,太好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看着老校长的爱不释手的样子,觉得老校长的精神还不错,我们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老校长给我们讲起了以前他在学校的事情,他是一九五七年到我们学校的,那时他才二十四岁。那时的学校叫崇德小学,是一个大地主家的院子,破破烂烂的,勉强能上课。学校穷得要命,老师们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不是上课,而是先去种地,种到九点再来上课,学校那时养猪、养羊、养鱼,种庄稼,还有一个小菜园,那时学校的开支都靠这些东西,真是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生产,老师们管吃管住,每月 还 分 粮食,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很好的职业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老校长在学校里与师生同甘共苦,打成一片,虽然是校长,可是从来不搞特殊化,老校长家的奶奶告诉我们,老校长的原则就是坚决不沾学校的便宜,即使是一块地瓜,老校长也绝不多吃一口,多往家里拿一块,为了学校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学校一棵草去,老校长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还授予了一把他十分珍爱的枪,奶奶激动地说,毛主席培养的干部都是好样的!  

那段岁月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那时的事情我们听起来是新奇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艰苦的岁月没有磨灭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我从心底里深深地佩服着老校长,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才有了我们建设街小学的今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筑路人,哪有大道宽,没有栽花者,哪有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