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盏明亮的灯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脚之蹈之。令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的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朱熹

她,是一部美好的书;她,是一部仁爱的书;她,是一部智慧的书;她,是一部豁达的书;她,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不知陶冶多少人,惠及多少人;她,是人类精神的宝藏,是一部永不磨灭的经典。

翻开泛黄的扉页,墨香扑鼻,映入眼帘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看到了孔子的豁达、乐观,看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对朋友的热情。人生在世,不也应该这样吗?对知识,热爱、珍惜;对朋友,开朗、热情;对质疑,乐观、豁达。我也时时用这句鞭策自己,在学习上,要好好学习;对朋友要大方、热情;对质疑,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对的,豁达接受,错的,坚决反对。

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小心长戚戚。”可见他襟怀坦白,心胸宽广,天天快乐。一个人要是心胸狭窄,不能容人,那就只能生活在无限的痛苦之中。当我对别人敞开胸怀时,便觉得一身轻松,不管被嘲笑是否。当我心中有事时,便会怕秘密被发现,被烦恼所困惑。这时的我想起了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心中便豁然开朗,抛开了一切的烦恼。

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啊!世界之大,高手如云。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比你更好,超过你。此时,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的长处,争取向他们看齐同,超过他们。看到比你做得差的人,不能骄傲,而应该反思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在学习上何尝不是如此啊!

读《论语》,我站在历史大门前,慢慢地敞开心扉,我看到了孔夫子慈祥而平和的脸,他如一个近在咫尺的好老师,把真、善、美注入我的心灵。我要把《论语》装在内心的最深处,让她永远陪伴我快乐成长。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