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自然之法 逐文明之光

吾余阖眼时,呈现深山中的万顷松涛,耳畔流淌着潺潺的流水。心里荡漾的是文人墨客笔间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月亮掉入了烟囱,夜晚的乡村在汹涌的麦浪中微微倾斜。自然的法则在牧童的歌谣之中回荡,生态文明的金芒闪烁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那是自然之美的余韵,是早已远去的梦。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从不是对立的,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也不代表要牺牲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新时代的年青人,我们要认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积极践行和推广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

生命孕育于自然,也皈依于自然。微小如蜉蝣鸣蜩,静寂如春花草木,生息覆灭皆遵从自然法令,即便山石历时久远,也终将在自然的力量下,改变原本面目。作为众多生灵之一,人于自然天地间繁衍,文明也困自然万物而发祥。一如古来文人骚客仰慕造成灵透,倾于文笔,一如当权揽政者依时顺势养政安民,修成政令。

不堪重负三四年的秦淮河,经过三年治理。重现碧水蓝天,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开始施工,历经3年,才复原秦淮河的清澈。

守自之法,逐文明之光。鲁迅先生有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生态文明无小事,唯有每个人行动起来,遵守自然之法,共同守护一方寸土,所行之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千年的明月清泉,江枫渔火再现我们眼前,生态文明的金芒照耀在大地。

愿我们携手共进,奔赴未来的无限光辉。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