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差距,可只有一种差距人类是无法跨越的,那就是生与死。两者不属于同一个世界,如同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相差的距离实在太远太远。当事实发生在我们身上,内心的煎熬与痛苦将如何宣泄爆发,那积聚在心里的则是永恒的创伤,再也不能愈合,即使愈合,还是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追溯到秦末时期,那里有一个伟人——项羽,项羽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死。经历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从垓下突围,摆脱了刘邦的追兵,来到乌江渡口,只要跨上渡船,便能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但项羽面对死去的八千江东子弟兵,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便将乌骓马赠予乌江亭长,抖擞精神,奋勇杀死数百敌军,然后乌江自刎,将头颅赠予故人。的确,项羽之死是一壮举,可是,如果当时项羽忍一时之辱,那结局便如杜牧诗中所写“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无法预知,只有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江东有那么多才俊,卷土重来结局便大不相同。”所以生与死的差别就那么大,甚至可以让一个历史发生巨大的改变。是啊,人人都为项羽感到惋惜,只要那瞬间的念头改变,他完全有可能当上君主,而他却放弃了这个机会,或许跟项羽的性格有关吧。项羽伟人骄傲自满,这次却遭刘邦羞辱,自尊心受创,自认为没有颜面活在世上,便逃避这一切,用极端的方法处理,那就是死。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选择了生,那就要好好活下去,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让你的生命充满了七彩的光芒。即使是死,那也要轰轰烈烈的死,死之前,我们要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自己所做的事。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假如有一天,生与死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抉择?可是无论结局怎样,每个人也必须经历这两个过程,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如果现在的你感叹命运的不公,不如重新振作起来,微笑面对生活,勇敢的生活下去,日子一天天过去,它不会因你痛苦而停留,也不会因你快乐而加速。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加油,预祝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活得越来越精彩!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