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徐志摩

阳光从窗外斜斜地撒入,尘埃在一瞬间欢快地舞起,渐渐散落归于平静。轻轻翻开一本志摩的诗集,心中沉淀已久、犹如迷雾般的记忆一刹那鲜活起来……

志摩的诗

没有真正去过所谓的康桥,但我已经从志摩的诗中,将它的美丽体会得淋漓尽致。《再别康桥》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思的巧妙体现在取材上,从开头“轻轻地,我走了”到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一前一后,让这一瞬间在心中定格下来,唯美、空灵,志摩那热烈的情感与康桥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

这首诗深挚含蓄的情感,优美自然的意境,精巧别致的诗意,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饱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品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诗,如赏画,让我感受到淡淡的爱恋与哀愁。也许,这正是它能为世人所喜爱成为这位浪漫新月派诗人代表作的原因。

志摩的志趣

没有精心查找过志摩的志趣,但从他的诗文中,我却可以一点一点体会出来。对于他有的是热爱和欣赏。他那天才般的抒情气质,至情至性的灵魂,以及率真纯洁的人生格调,都让我深深着迷。

但我热爱和欣赏的,不仅是他的诗文,更有他率真的为人。在英国住了两年,尤其是在康桥的那段生活,对于志摩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他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这不就体现了他那弥足珍贵的率真吗?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正如散文诗《婴儿》所寄托的,他痛楚的现在,只是向往更光荣的将来,盼望着一个活泼婴儿的出世。

志摩的爱情

没有刻意留意志摩那豪放不羁的性情,但他那种情致,绝非偶然,而是心灵深处,那自由的释放,他是浪漫的,对生命理解也很特别,只因他有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自由,美”,他为诗歌而生,为爱情而活!二三十年代,他惬意遨游在诗文的海洋中,写下了中国近代最优美的诗句。

可是对爱与自由就注定他会有悲剧的人生。25岁的他在剑桥,遇见并相识了林徽因,真正的爱情来了,他为爱而痴狂。于是,他有了“完全诗意的信仰”。但林徽因只是他的初恋,只是他爱情之行的开始。多情的诗人写下著名的诗文:“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是互放的光芒。”这是他们爱情的注脚,可那女子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志摩回到了北京,在自由的北大,追求着。他爱上了已为人妇的陆小曼,他们爱得轰轰烈烈……他们爱得死去活来……他们爱得刻骨铭心……可最终成了纠缠,成了恨。36岁的他如梦呓般默然而去,正如胡适先生所说:“他的一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是他,成就了人世间诗与爱的经典!

张开双眼,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撒在诗集上,美丽永存于心。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