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孝之道作文800字

秋叶寒风中,一位中年妇女为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盖上了一块毯子,然后推着老人远去。望着这和谐温暖的一幕,我陷入了沉思。

推着老人远去的中年妇女我并不陌生,她是我的姑婆,那位老人是她的父亲,我叫他四大公。听我母亲说四大公出身在地主家庭,本该锦衣玉食,舒舒服服过一辈子的他却倒霉碰上了土地革命,不但家被抄了,还要天天被批斗。受不了这种折磨的他,终于跟几个朋友离开了浙江逃到了福建,拋妻弃子,隐姓埋名地在这儿过上了曰子。在这儿呆得久了,就认识了姑婆的母亲,并于之结婚生下了三个女儿。或许是因为想念远地的妻儿,或许是因为生下的都是女孩,四大公对她们并不亲近。随着时光的流逝,三个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四大公也明显地苍老了。只生了女儿的他有些担忧他的未来,在他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儿子才是养老的保障。抵抗不了岁月袭击的他终于决定让大女儿来养老。就这样肩负着养老职责的她在老二老三都出嫁后,才找到一个愿意与她一起赡养父母的丈夫。

把父母接到家后,她经常去城郊远地买菜,不仅是因为那里的菜价便宜,更是因为父母习惯了吃那里的菜。她们本来住在城郊,后因丈夫在市中心这才搬了过来。再后来听说蔬菜打农药吃了对身体有害,她就把天台垦了出来当菜园,种了好多父母喜欢吃的菜,每天都准时精心灌溉,收获时竟也能让父母开心地吃几顿。岁月如梭,转眼父母就满头白发,身体大不如从前。担心父母的她就每三天买猪骨头煮汤给父母补身体,牛奶钙片那更是从未间断。四大婆也曾说过她别这么破费,她却只是笑笑,说应该的。

由于工作的性质,她会不定时出差,丈夫更是忙得见头不见尾。四大婆身体不好,如今只能做在轮椅上,四大公走路也摇摇晃晃的,不能没有人来照顾他们。或许是因为她的要求太高,或许是因为她不放心把父母交给一个外人,总之她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恰巧我的母亲在那时在家照顾我们,暂时没有工作,姑婆就把我的母亲请了去。我的母亲一开始还不愿意,但实在拗不过姑婆,最终也还是去了。姑婆是个爱干净的人,母亲去她家搞卫生总是累个半死,没少抱怨。但就是这样爱干净的她却经常帮年迈的母亲洗澡,由于神经的衰退,四大婆难勉会大小便失禁,每到这时,她就变得不怕脏,细心地帮母亲处理。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公公没少为姑婆父母的事与她吵架,毕意不是自己的父母,他难勉会有些抱怨。但姑婆却始终如一日地对待父母,并没有因为与公公的吵架而减少一丝一亳地关心。

深秋之夜,雨露浓重。回望身后的父母,他们已两鬓微霜。刹那时我明白了为孝之道。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