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十年功

“记得当年清水塘,生下你时天未亮。爸爸给你起名字,妈妈给你缝衣裳……”现在每次当我高兴时,我总会哼起这首越剧。

但每次说起这首曲子,之前那辛苦训练的事情便历历在目。

“不行不行,这句话你还是唱不上去。”丁老师摇摇头,说:“唱高音的时候,你要把做这个动作的手尽量往上去,手往上了,音也会高起来的。来,再来一遍。”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唱道:“生下你时天未亮。”唱到“天”的时候,我的手伸得可高了,没想到效果还真挺好的。

“嗯,现在好多了。接着唱下去。”

“爸爸给你起名字,妈妈给你缝衣裳。”

“停一下,你在唱的时候不够有越剧的韵味。”

我心想:韵味?是什么呀?

“在唱‘亮’、‘字’、‘裳’这些字的时候,你不能唱得很平,要弯一下。”丁老师说。

弯一下?怎么弯啊?我的心里很疑惑。

丁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她为我示范了一下,我总算是明白了。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可又有一个难题了。越剧里有不少字我唱不准。因为唱的时候不是用普通话,而是要用绍兴地方话来唱。我虽说是绍兴人,但平时很少说绍兴方言,唱起来总是怪怪的。比如“煮”、“水”这些字要读成“zi”和“sui”,而“奔”则要读成“bing”,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于是老师教我一遍一遍地练,练了几天后,我总算是能唱准些了,也不那么奇怪了。

解决完了这些难题后,丁老师开始教我做些动作。唱这句话时要抬手,唱这句话的时候得把手放在胸前。唱那句话的时候要跨一步,间奏的时候得走两三步。

练完每一部分,我在家里打算将每一部分连在一起演唱一遍。

爸爸是摄影师,妈妈则是指导兼观众。我就当是在比赛一样,把这首越剧唱了一遍。一开始,我自认为唱的不错,可是当我看了视频后,我深深叹了一口气。不少动作生硬,甚至唱腔也跑调了。妈妈让我看了好多遍《记得当年清水塘》的视频。演唱家那圆润的唱腔和情感丰富的演出深深触动了我。我又唱了一遍,果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心,比赛时会唱得那么好吗?

比赛当天的上午,我穿着演出服在办公室里彩排了一遍。一曲完毕,丁老师欣慰地点点头,说:“很好,进步了不少呢!”我很高兴,心里瞬间踏实了不少。

要比赛了,我惴惴不安地坐在位子上。听说这次比赛有30多个人,我能拿到一等奖吗?

比赛开始了,先上台的几个唱的不是《我家有个小九妹》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都不如我的特别。我松了一口气。

突然,身后的评委席里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是献给刚刚唱完的那个女生的。我不禁又开始紧张害怕起来。我的手心直冒汗,汗多得简直就像洗手一样。天哪!为什么要把我放在那么后面,还不如让我第一个唱呢!太煎熬了!

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报到了我的名字。我吓了一跳,我还真的梦想成真了啊!

我站上台,把最好的展现给了老师和同学。当我唱完时,同学们的掌声很热烈,我还偷偷瞄见有一位评委老师笑着点了点头。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成功了。果然,我获得了这次比赛的一等奖,将代表学校去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总少不了努力与汗水。如果你想有所成就,不努力怎么行呢?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